【影評】《巨齒鯊》:看傑森史塔森,化解「鯊」機
《巨齒鯊》(The Meg)電影改編自科幻小說《深海侏羅紀》,由中美合資拍攝,找來硬漢傑森史塔森主演,而中國演員李冰冰是女主角,不過這類怪獸電影題材的科幻動作片,怪獸才是另類的主角,此次電影的怪獸就是巨齒鯊。過去與鯊魚相關的電影也不少,上映時間大都選在夏季上映,似乎看準這類電影有消暑作用,也有一定的票房市場,否則片商怎會一拍再拍這題材電影?那《巨齒鯊》要講什麼不同的鯊魚故事,或呈現哪些特殊的視覺特效?
每每提到鯊魚題材的電影,史蒂芬史匹柏在1975年執導的《大白鯊》已是難以超越的經典,後來的導演,只要拍攝此類型的電影,也得致敬一下,《巨齒鯊》有一些畫面,多少帶點這意思,不過《巨齒鯊》的恐怖成份並不高,原來當初導演強托特陶,本有拍攝更為血腥的畫面,但考量到更多青少年影迷,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於是未剪入這些嗜血畫面,把電影拍成限制級。在台灣,《巨齒鯊》列為保護級,即六歲以上,十二歲未滿的兒童,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即可觀賞。
《巨齒鯊》或許因這樣的選擇,使得緊張氣氛的劇情,恐怖殘忍的壓迫感,自然就少了一些,除此,節奏上也比較未讓觀眾一直處於驚嚇看電影,所以如果期待以恐怖驚悚片來看,可能會有些小失落。而《巨齒鯊》和過去鯊魚題材電影,比較不同的是在故事的發想上,設定科學的探險,以及救難人員的抉擇思考,在視覺上,巨齒鯊的巨大模樣,多次近距離與巨齒鯊對抗的動作視覺,不論傑森史塔森在海上追「鯊」、或是與李冰冰聯手,開著小潛艇在海底刺「鯊」,都是電影的精彩片段。
而電影在其他配角上,包括趙文瑄飾演李冰冰的父親張博士、露比蘿絲飾演的電腦專家等,角色就比較沒有太大的特殊性或塑造性,或者應該說,故事中最有型的角色,只有傑森史塔森飾演的深海救援人員喬納斯,角色刻畫比較立體一點,相較下其他角色的呈現就比較刻板,甚至有些角色在面臨犧牲自己的抉擇時,轉折有點快。
《巨齒鯊》一開頭就是主角喬納斯的考驗,他必須在危急下,做出如果無法救出所有人的艱難取捨,萬一只能救出少數人,卻會犧牲其他同伴,他該如何做出抉擇?喬納斯無奈,只能狠心丟下無法被救出的同伴,但也因此讓他心裡飽受折磨,因為失去的也是他的隊友。(而這個考驗與突發的外力攻擊有關,那就是巨齒鯊的現身)
而後喬納斯多次考驗,也與如何拯救這難題有關,在幾次巨齒鯊的攻擊下,一群人的性命愈來愈難測,因為總有人得為巨齒鯊的引出,而付出生命的代價,但犧牲的生命價值又在哪?喬納斯即使有再強的救援能力,也無法保證每一個人的安全。電影的主軸概念,給了主角一個道理,「重要的不是你失去的人,還有你救下的人。」意即思考救出仍存活的人,忘去已逝者的悲傷,這對救援人員是必要的心理建設。
《巨齒鯊》最後一段,特別把場景移至海南島的度假勝地三亞灣,水上活動的人群,配上巨齒鯊在海水下的身影,頗為壯觀。但這一大段,海灘戲水的處理,甚至小狗狗也來搶戲,愛德華覺得稍嫌長了一點,讓等在外海,想滅「鯊」的主角一組人,積極救世界的情節,一時被模糊了。
巨齒鯊為何會在地球上絕跡?
好了,看完《巨齒鯊》的電影,可能會對巨齒鯊這種生物感到好奇。愛德華這一段算是巨齒鯊小教室,為巨齒鯊的常識做補充。電影中,描述地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在深層的另一個海洋世界,發現史前時期的海底生物巨齒鯊的蹤跡,不過這在真實世界並不存在。
但電影中所描述巨齒鯊的身形,巨大到75英呎(將近22.86公尺),會捕食鯨魚,有巨大的牙齒,咬合力超強,力量可超過19噸,這些都是真實的。所以將巨齒鯊的巨大力量,放到電影中,的確威脅感十足。
巨齒鯊是巨大鯊魚類,約生存在2,300萬至260萬年前,因海水變冷,已不適合生存,加上鯨魚的躲藏,使得巨齒鯊在環境變化下,加上缺糧而絕跡在地球。
後記:《巨齒鯊》在首周末北美票房市場開出佳績,有點令人驚訝。過去中美合資的大片,票房在美國本土市場似乎不太給力,上映前,媒體分析首週票房大致落在2000萬美元上下,這樣的預估不是沒原因的,因為7月另一部中美合資的大片,巨石強森主演的《摩天大樓》美國首週票房只開出了2490萬美元。
結果《巨齒鯊》首周末票房居然高於預期許多,開高到4450萬美元,全球票房還達到了1.41億美元的好成績(不單只靠中國市場,看來片商應是喜出望外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巨齒鯊》在北美票房市場衝高?或許就如愛德華首段提到的,鯊魚真的有一定的票房市場,觀眾在夏天,喜歡這類型的恐懼刺激;而《巨齒鯊》故事和過往的設定稍微有區隔;再來是中方的劇情角色,對美方來說,還算是討喜,李冰冰曾是「變形女郎」,而小童星中英混血兒蔡書雅有加分;最後是鯊魚怪獸對上傑森史塔森的動作戲,應該仍滿足不少戲迷的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