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結局,在12集最終回的劇情安排,有不少戲劇化的處理,不盡然是真實歷史,包括最終一場清兵、漢人民兵與斯卡羅人大戰,以及南岬之盟締約的過程等,而原本虛構的角色蝶妹,命運的安排有些突然,為何會如此設定?《斯卡羅》這部創下公視開台21年來收視紀錄的台劇,到底想要透過戲劇,告訴觀眾什麼?
這部台劇從小說原著《傀儡花》到戲劇改編,不免引起不同政治立場的爭執,或許用政治、角色的爭議等評論,也是看戲的一種角度,尤其《斯卡羅》大結局,清廷的指涉、李仙得的觀點,多少有爭議,不過愛德華覺得這部戲,撇開這些政治議論,全劇在處理角色的立場,以及當時時空環境,人為了活下去的卑微和選擇,才是故事真正的基調和軸心。接著愛德華下面《斯卡羅》的結局解析,會有一些劇透討論,如未追劇至此,請自行斟酌閱讀。
蝶妹為何遭到漢人暗殺?
蝶妹(温貞菱飾演)一角最後遇害,相信不少看戲至此的劇迷,應該有些人難以接受,甚至覺得看不懂,而針對「蝶妹為什麼會死」的安排,導演曹瑞原認為,「蝶妹的死,到底是誰殺的,真的不那麼重要,去追索,只會陷入角色框架,而變得狹隘把蒼茫宿命給侷限了。」
他表示,將《斯卡羅》的視角拉高,「從生命的角度去觀看時代大漩渦下的渺渺蒼生,所有人在這場命運風暴的操弄下,都只能被迫跟著往前走、做決定,最後只是為了好好活下去。」活下去,即是《斯卡羅》台劇,一直圍繞在各角色的生存課題。
「《斯卡羅》每個角色,都可能只是時代命運下的符號,反應著當時蠻荒、困窘、匱乏的年代。」在看《斯卡羅》時,各角色均有代表在那時代的生存意義,斯卡羅人、洋人、清朝、閩南、客家與生番混血等族群,都有利害關係,而全劇最關鍵的角色就是蝶妹,她的身份和立場,使她為難,但最終她選擇斯卡羅人的身份(母親瑪祖卡是生番,豬朥束社斯卡羅人)。
蝶妹一直在尋求自我認同與歸屬感(她與劇中角色李仙得一樣,有著兩種身份),在弟弟阿杰回到部落,認同自己斯卡羅人的身份,蝶妹夾在天平的兩端,她希望部落不要有爭戰,結果在談判的過程中,柴城、社寮及保力各村人馬,認為是她帶禍至瑯嶠,也引來報復。蝶妹的死,帶著那時代,族群仍無法融合,相互諒解的悲哀。可參考閱讀:《斯卡羅》角色與各族群關係解析
「南岬之盟」締約,《斯卡羅》安排有另一新意?
「南岬之盟」是歷史上斯卡羅酋邦與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在1869年2月達成的非正式備忘錄。當時1867年3月,美籍商船羅妹號事件,引發為外交衝突,美國並派福爾摩沙遠征特遣隊,而美國出兵攻打斯卡羅並未取勝,戰敗撤出琅嶠。歷史上的爭端過程,不免就是先談判,溝通不成就開戰,而後再來訂約,羅妹號事件演變亦是如此。
在當時原本隔岸看戲的清廷一方,因美國遠征特遺指揮官麥肯吉戰死,美方態度轉為強硬,清廷擔心造成國際事件,恐引發美國討伐,於是要求台灣總兵劉明燈組軍打斯卡羅,但至柴城即受斯卡羅所阻,而後總兵劉明燈亦帶兵隨行李仙得,在1867年10月10日與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談判,達成口頭協議;1869年2月,李仙得再前來,雙方訂約「南岬之盟」的書面備忘錄,內容大致提及兩方友好,登陸人員需舉紅旗,不可侵入琅嶠領地或斯卡羅聚落等。
「南岬之盟」並非是一份正式的合約,因為後來李仙得的上司並不認可(這是當然的,沒有一面倒的內容,有失美國一些顏面),但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卻是相當獨特的備忘錄,尤其相較大清時期,原來可以有雙向平等的協議,而非被壓著打的不平等合約。
《斯卡羅》最後結尾,李仙得(法比歐飾演)兩年後再次造訪卓杞篤(查馬克法拉屋樂飾演),面對可能來日不多的卓杞篤,李仙得希望「我們的約定,一直傳下去」,這代表著戲劇式的期許,畢竟後來真實歷史,李仙得牽扯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爭議。而歷史已無法改變,但理想的和平,可以透過戲劇傳達。可參考:李仙得在歷史的評價與爭議
不管如何,《斯卡羅》至少走出台劇的戲劇類型,拍攝題材的困境,創造台灣可以有的大河劇故事。如對《斯卡羅》有興趣,可繼續閱讀:《斯卡羅》故事劇情有何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