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屍速列車》:可怕的不是活屍,是人性的自私

【影評】《屍速列車》:可怕的不是活屍,是人性的自私

看完《屍速列車》(Train to Busan),就可知道為什麼電影版權可以賣到156個國家,為什麼有資格引起好萊塢兩大片廠,「索尼影業」及「二十世紀福斯影業」爭搶著翻拍版權。將近2小時片長的電影,精彩流暢的劇情,恐怖驚悚中,又能讓人淚流滿面。因為《屍速列車》不是一部純嚇人的恐怖片,是帶有親情、友情、愛情等人性情感,堆疊出的劇情佳片。

閱讀全文【影評】《屍速列車》:可怕的不是活屍,是人性的自私

【影評】《下女的誘惑》:給沙文主義的閹割重擊

【影評】《下女的誘惑》:給沙文主義的閹割重擊

韓國電影《下女的誘惑》改編自英國小說家莎拉華特絲的《荊棘之城》,導演朴贊郁將故事背景從維多利亞時代,搬到適合韓國的時空,1930年代的日治朝鮮。而故事有趣的透過四個角色,演出一個懸疑、驚悚的計中計,電影故事非直線性,愈到後來的結局,真相愈明。這部電影評價極高,在IMDb有8.1的高分;爛番茄亦有95%的新鮮度。

閱讀全文【影評】《下女的誘惑》:給沙文主義的閹割重擊

史蒂夫羅傑斯放棄「美國隊長」身分後,《復仇者聯盟3》將如何登場?

史蒂夫羅傑斯放棄「美國隊長」身分後,《復仇者聯盟3》將如何登場?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最後一段「美國隊長」和「酷寒戰士」回到前蘇聯基地,而「鋼鐵人」也一路追上,結果在穴道中,「美國隊長」和「鋼鐵人」打了起來,東尼史塔克嗆史蒂夫羅傑斯不配拿那個汎合金盾牌,因為那盾…

閱讀全文史蒂夫羅傑斯放棄「美國隊長」身分後,《復仇者聯盟3》將如何登場?

【影評】《神鬼認證:傑森包恩》:權力的遊戲

【影評】《神鬼認證:傑森包恩》:權力的遊戲

《神鬼認證:傑森包恩》(Jason Bourne)這集傑森包恩(麥特戴蒙飾)依舊還是在找尋自己的身世,不過他成了美國中央情報局,權力遊戲下,追捕的籌碼與藉口,到了故事結尾,轉折處處,傑森包恩仍證明,他只是對過去自己的出身失憶,不代表他沒智慧判讀是敵是友。

閱讀全文【影評】《神鬼認證:傑森包恩》:權力的遊戲

《自殺突擊隊》把小丑和小丑女的情感關係搞錯了嗎?

《自殺突擊隊》把小丑和小丑女的情感關係搞錯了嗎?

如果看過DC漫畫的影迷,很多人應該對《自殺突擊隊》(Suicide Squad),小丑和小丑女的關係感到有點莫名,因為電影中傑瑞德雷托飾演的「小丑」看來是喜歡瑪格羅比的「小丑女」,而且有點奇怪的三番兩次營救小丑女,但是在原始漫畫中,小丑根本有時不太理小丑女,小丑女是對小丑痴情沒錯,但小丑經常虐待小丑女並暴力相向。

閱讀全文《自殺突擊隊》把小丑和小丑女的情感關係搞錯了嗎?

【影評】《賓漢》:少了復仇的激情,僅剩宗教的神蹟

【影評】《賓漢》:少了復仇的激情,僅剩宗教的神蹟

《賓漢》(Ben-Hur)電影由「派拉蒙影業」和「米高梅」合資重拍,未上映前,就被不少媒體唱衰。試映後在國外影評網站不是很理想,爛番茄新鮮度很低只有30%,IMDB還不到5,對這部投資成本超過1億元,原本被寄望是暑期大檔的影片,有點難堪。先前不被看好的票房也應驗了,北美首周票房開出,還比不上已上映多周的電影,整體排名只排在第5,首周票房算是反應不佳,僅達1135萬美元(原先估落在1400~1500萬美元間已不是很理想,沒想到更低)。

閱讀全文【影評】《賓漢》:少了復仇的激情,僅剩宗教的神蹟

【影評】《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當政治走火入魔時

【影評】《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當政治走火入魔時

《國定殺戮日》(The Purge)這系列的電影,2013年開始,僅以300萬美元的低成本,獲得近9000萬美元的高票房,2014年《國定殺戮日:無法無天》(The Purge: Anarchy),成本一樣不高,僅900萬美元,但收到破億美元的票房。2016年再推出《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The Purge: Election Year),成本一樣僅有1000萬美元,票房同樣破億。這系列電影的成功,來自於導演編劇詹姆士狄莫納哥的創意,他創造驚悚、恐怖的題材,同時劇情也引發人性的思考。

閱讀全文【影評】《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當政治走火入魔時

《賓漢》史詩電影重啟,不變的仍是人性需要的救贖

《賓漢》史詩電影重啟,不變的仍是人性需要的救贖

《賓漢》(Ben-Hur),2016年再次重啟前,影史上已拍過3次,分別是1907年、1925年的黑白片及1959年,副標題為「基督故事」(A tale of the Christ)。1959年的《賓漢》在電影史上已被公認的經典佳作之一,當年由大師級的導演威廉惠勒導演執導,他一生共執導過69部電影,12次獲得奥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3次獲獎,包括《賓漢》在內,男主角飾演賓漢的卻爾登希斯頓,也因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而1959年的《賓漢》曾創下獲得11項奧斯卡金像獎項的紀錄,這項紀錄,一直到了40年後,才由《鐵達尼號》及《魔戒》追平。

閱讀全文《賓漢》史詩電影重啟,不變的仍是人性需要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