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大災難家》:爛片之王的驚奇「笑」果

【影評】《大災難家》:爛片之王的驚奇「笑」果

《大災難家》(The Disaster Artist)精彩的喜劇劇情背後,是真實的好萊塢大爛片《房間》(The Room,2003年)製作過程的上演。《房間》被不少媒體認定為「史上最糟糕的電影」,但好萊塢至今應該也找不到第二個像湯米維索,這樣瘋狂想實現電影夢的古怪故事,而詹姆斯法蘭科簡直神還原了湯米維索,他根據當時湯米維索的伙伴葛瑞賽斯特羅在2013年著作的《災難藝術家》(其實英文與電影同名,只是中文翻譯名不同)改編,《大災難家》也成了他從影以來,最奇葩獨特的演出!

閱讀全文【影評】《大災難家》:爛片之王的驚奇「笑」果

【影評】《機器之血》:為何成龍40年最玩命作品,卻遭無情的慘烈負評?

【影評】《機器之血》:為何成龍40年最玩命作品,卻遭無情的慘烈負評?

《機器之血》是2017年底在中國市場,定位為大片的賀歲檔,這部片商號稱是成龍從影40年來最玩命的作品,卻未收到好成績,不僅口碑差,票房也相當不理想,一部預算達6500萬美金,近20多億台幣的片子,可能最後結算收入,投資方會大吐血吧。

閱讀全文【影評】《機器之血》:為何成龍40年最玩命作品,卻遭無情的慘烈負評?

【影評】《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邊緣人格的犯罪心理學

【影評】《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邊緣人格的犯罪心理學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部帶點懸疑又驚悚,加上推理的動作片,劇中主要透過鄧超飾演的警察方木追案,逐一解開一連串的虐殺慘案。而劉詩詩飾演的警察米楠,造型及戲路和她過往比較不同,短髮一副女打仔模樣,一開場就有她的動作戲。但如果說這部電影,純以欣賞演員的演技來看,阮經天飾演劇中病態的犯罪者江亞,演出十分精彩,人魔般的吶喊,飆出演技,折磨得讓人心驚。

閱讀全文【影評】《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邊緣人格的犯罪心理學

【影評】《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沉默大眾站出來的韓國「六月民主運動」

【影評】《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沉默大眾站出來的韓國「六月民主運動」

1987年對韓國現代史來說,是重要的一年,當時總統全斗煥已從光州事件後,軍事獨裁專政了7年,但卻想再延續政權。1月14日,一名大學生朴鍾哲在警員在殘酷偵訊下,遭水刑窒息而死,後來,許多團體奔走,為查明真相,發起抗爭。6月9日,另一名大學生李韓烈在抗爭時被警方的催淚彈傷及後腦,1個多月後,傷重不治。而6月10日至29日,韓國上百萬民眾,接連在各地發起民主抗爭運動,《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最後片尾即真實呈現當時大規模抗爭,悼念大學生李韓烈的歷史畫面。

閱讀全文【影評】《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沉默大眾站出來的韓國「六月民主運動」

2017年北美電影票房觀察:迪士尼稱霸、星戰熱力不減及女性主演電影成焦點

2017年北美電影票房觀察:迪士尼稱霸、星戰熱力不減及女性主演電影成焦點

2017年北美電影票房(即包含美國、加拿大),根據美國數據公司comScore的統計,全年度總票房收入達111.2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約下降2.3%,看起來跌幅不大,但如果依電影售票銷量,則跌幅到了4%,創了近22年來的…

閱讀全文2017年北美電影票房觀察:迪士尼稱霸、星戰熱力不減及女性主演電影成焦點

【影評】《幸福路上》:實現了人生夢想,就是幸福要的答案?

【影評】《幸福路上》:實現了人生夢想,就是幸福要的答案?

《幸福路上》動畫電影,紀錄一個出生在1975年4月5日的女孩,林淑琪的成長故事。從70年代至今,台灣社會的重要變遷,也安插在這個故事裡,可見一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無法脫節,尤其是政治的教育,影響的不只是思想,還有人生的選擇。從這天出生時間的設定安排,《幸福路上》就已有了些政治影射,這天在威權年代,是被塑造成偉人蔣介石逝世的日子。

閱讀全文【影評】《幸福路上》:實現了人生夢想,就是幸福要的答案?

【影評】《最黑暗的時刻》:邱吉爾改變世界命運的重要一役

【影評】《最黑暗的時刻》:邱吉爾改變世界命運的重要一役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描述溫斯頓邱吉爾在二戰爆發後,1940年5月10日緊急接任英國首相,並主持戰爭內閣,面對納粹的威脅,歐洲戰場潰敗,近40萬的英法聯軍受困在敦克爾克,他必須以極短的時間,搶救動盪不安的局勢,以及決定敦克爾克撤退、力抗綏靖政策下的姑息主義。

閱讀全文【影評】《最黑暗的時刻》:邱吉爾改變世界命運的重要一役

【影評】《可可夜總會》:生命有另一種更美妙的詮釋

【影評】《可可夜總會》:生命有另一種更美妙的詮釋

《可可夜總會》(Coco)是《玩具總動員3》導演李安克里奇所執導的動畫電影,如果看過《玩具總動員3》應該知道故事裡的主人翁安迪長大要去上大學,陪他度過童年的玩具們,意外被母親遺棄,玩具們難過被最重要的陪伴者安迪「遺忘」。「遺忘」同樣是《可可夜總會》電影故事的重要元素,此次李安克里奇更將「遺忘」的元素,加入墨西哥「亡靈節」的色彩,透過「死亡」,深刻反思生命的意義。

閱讀全文【影評】《可可夜總會》:生命有另一種更美妙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