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評價高,卻引發「暴力模仿犯罪」的爭議?
《小丑》(Joker)電影在正式上映前,已贏得2019第76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的肯定,這是超級英雄漫畫改編題材的電影,從未有過的成績。IMDb網站以高評價的9.8分開出,爛番茄網站則開出85%的新鮮度,受到大多數影評人正面的好評。不過在高評價的背後,接連幾波試映,《小丑》故事因反派主角,引發「暴力模仿犯罪」的議論逐漸延燒,發行商華納兄弟及導演陶德菲利普斯不得不接連發表聲明:電影宗旨無意將小丑這角色塑造成英雄。
2012年7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的「十六世紀戲院」發生「奧羅拉槍擊事件」,犯罪人詹姆斯霍姆斯對觀眾開槍掃射,造成12人死亡、70人受傷的慘劇。而當時觀眾觀看的電影是《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事後媒體收到消息,謠傳兇手染紅自己頭髮,犯下重刑是受了《黑暗騎士》小丑的影響(事後警方調查報告,並無證據證明兇手曾說過這樣的話)。只是《小丑》上映前,當時的一些受害家屬聯名發表公開信,雖未要抵制電影上映,但提到電影產生的暴力,是否對公眾安全造成影響而感到擔憂。
《小丑》故事是發生在虛構的時空
無獨有偶,外媒報導美國軍方已收到FBI聯邦調查局的可靠情報,有激進份子在網路發出威脅言論,將在《小丑》上映的某處電影院開槍射殺。美國軍方也特別發信警告官兵及軍眷注意《小丑》在電影院上映時可能發生的暴力行為,提醒留意戲院逃生路線。
《小丑》電影還未上映,北美市場似乎已逐漸被「暴力模仿犯罪」的議論影響了觀感,從爛番茄網站逐漸下滑到77%也可看出。發行商華納兄弟,先確定不會在「奧羅拉槍擊事件」事發地十六世紀戲院上映《小丑》,並對受害者及家屬表達同情,也呼籲立法解決槍枝暴力的問題。
導演陶德菲利普斯則表示,將電影和現實的暴力連結是不公平的。他強調《小丑》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世界,「Joker」亞瑟佛萊克是一個虛構的角色,有許多電影甚至更為暴力,如《捍衛任務》中,一個白人男性殺了300多人,每個人大笑歡呼,為何對《小丑》卻有不同標準?
《小丑》電影可能引發模仿效應?
愛德華覺得《小丑》電影並未想將「Joker」造神,甚至美化成「犯罪王子」的形象,但「反英雄」的形象,就看觀眾自己解讀。觀影前可參考:關於《小丑》電影,你會想了解的5件事!
「Joker」為何會走上這一步?電影描述得相當深刻,亞瑟佛萊克心理承受了貧窮社會,底層人物所有的悲苦,他的憤怒爆發出種種脫序的行為,他的暴力犯罪是錯誤不法的舉動,但劇中欺負霸凌他的角色,不是更醜陋嗎?
至於「模仿犯罪」的問題,過往歹途模仿電影、推理小說,甚至社會發生的案件,確實有發生過,但如把犯罪者的過錯全放在受到一部作品影響,甚至誤解作品的原意,過度以道德標準看待,甚至有了為反對而反對的聲音,抹殺了一部好作品,就相當不智了。
《小丑》無疑是部好作品,深刻地描述人性,或許不一定該同情亞瑟的罪行,但似乎該同理他所遇到的困境。導演陶德菲利普斯即希望透過這個角色,傳達同理心,留給觀眾對所處世界一個反思的空間。除此,光看瓦昆菲尼克斯的演出,已是藝術般的價值。可參考閱讀:瓦昆菲尼克斯《小丑》演出,值得一座奧斯卡的殊榮!
瓦昆菲尼克斯如何看待「Joker」亞瑟一角?
對於《小丑》的暴力場景,瓦昆菲尼克斯認為電影總需要讓場景看起來真實,也必須靠一點點暴力來衝擊觀眾。他認為大多數觀眾應分辨得出是非對錯,但如有人辦不到,他們恐無法解讀許多事物的意涵。
瓦昆菲尼克斯對亞瑟這個社會底層的角色很有感覺,明白他內心長期的壓抑,還有經歷的痛苦。劇中亞瑟在自己的日記本中,為這個角色寫下註解:「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這句話點出了這角色絕望又無聲的抗議。
對於社會輿論的壓力,可能會影響到一些票房(不過《小丑》上映後,票房成績亮眼,打破北美影史10月票房最高紀錄,並且話題也有一些轉移,那就是劇情的討論,看完電影可閱讀:《小丑》結局真假難分,故事留下哪些疑點和想像空間?)。導演陶德菲利普斯對於自己用心作品,希望觀眾以開放的態度來欣賞《小丑》。
如對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及劇情有興趣,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