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是一部有趣的公路電影,劇情在一段旅程中,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從衝突與摩擦中,漸漸了解彼此,有了一段超越種族與階級的友誼,而這份情誼相當難能可貴,特別在1960年代,美國種族隔離時期。這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躍上大銀幕,詼諧幽默的處理當年「綠皮書」友善黑人指南的荒謬年代,看完讓人會心一笑,又有省思。
如果說2019年1月最好看的一部電影,愛德華就推薦《幸福綠皮書》,因為溫馨的故事,加上有意思的劇情,讓你覺得好笑,又不時感動到淚水在眼珠打轉,還有維果莫天森及馬赫夏拉阿里演出實在太精彩了,兩人都有跟以往完全不同特質的演出,尤其馬赫夏拉阿里居然能有柔中帶細的表情、語氣及心思,將鋼琴家唐薛利內心的掙扎、隱藏的同志身份演出到位,難怪金球獎最佳男配輕鬆入袋。
《幸福綠皮書》或許有些設定是刻意營造的反差,但這反差的撞擊,恰是兩個角色在那個時代,諷刺的對比。
故事的視角大都義裔美籍保鑣東尼(維果莫天森飾演)為主,開場即是他在地方酒吧上班,他是底層的小人物,沒受過良好的教育,滿嘴粗話,動不動就用拳頭解決問題,但他懂得江湖智慧,很會說話表達、溝通來說服對方,同時也是一個愛家的男人,一日酒吧因鬧事關門,他也失業,為了賺錢養家,在友人介紹下,應徵了一份司機的工作。
電影在開場時,可以看到東尼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完全白人的家庭、社區。失業的他一早起來,妻子(琳達卡德莉妮飾演)請兩個黑人到家維修,當他見到黑人用過的杯子,不假思索地就丟進垃圾桶,這是他原有歧視黑人的觀念和態度,而這個偏見是環境養成他的。
妻子發現在垃圾桶的杯子,只是默默地再撿起來,並未與丈夫爭執,為什麼呢?因為在當時一般白人對黑人歧視的觀念和偏見是默許著,這樣做才對、應該要如此做,爭辯似乎沒有什麼答案,僅管妻子內心覺得不應如此,但妻子一角,則是在整個故事中,感受丈夫對黑人相處觀念及態度的轉變。
當東尼知道付錢僱用他的是黑人老闆唐薛利(馬赫夏拉阿里飾演),他內心很矛盾,因為既沒面子又奇怪,最後在唐薛利致電及提高工資下,才決定這趟美國南方的巡演之旅,只是在這段路程,來到不同的南方城市,他發現這個國家雖然有美麗的風景,但人的世界卻是隔閡著,尤其膚色上像兩個國家,相當不對等。
因為膚色上的限制,不管你有錢沒錢,只要是黑人,在南方一些城市的食、衣、住、行,就必須到只有「綠皮書」指南建議上的友善黑人場所。像東尼是受僱者,結果反而可住到城區比較好的商旅飯店,而唐薛利是有錢的老闆,結果無法花錢享受,只能睡在品質較差的住所。就連吃飯也一樣,即使唐薛利有錢,仍進不了高級的餐廳,而東尼即使沒錢,也能在高級餐館來去自如,只因他是白人,唐薛利是黑人。
這樣的定律和規定,成名的鋼琴家唐薛利能破例嗎?甚至這趟巡演,也是不少南方白人的上流階級所安排,結果諷刺的是,他西裝筆挺的在宴會上表演,甚至被接待為貴賓,但想上廁所,卻不能在住宅使用,竟要到戶外的茅廁,這是一種莫名的羞辱,但在南方白人的觀念上,認為是正常。當他只想到酒吧喝個小酒,因不是黑人可去的地方,就被痛打一頓,這是種族歧視所延伸的暴力惡行。
而唐薛利明明可在對他還算友善的北方環境生活、表演,為何想安排這一趟演出?原來他有心想要用行動證明,來打破社會藩籬,只是在那個年代,他很難翻轉,但相信仍是有一些影響的,至少他改變了身旁原本也帶有歧視的東尼。
唐薛利其實本身也有矛盾的地方,因為他從小忍受歧視的欺凌,好不容易音樂天份顯露,苦練彈琴,獲得音樂地位,沒想到在自大白人的眼中和心態,他仍只是像被用錢買來表演的猴子般看待。
唐薛利有了成就後,也被社會物化的階級錯誤觀念影響,他以為有了地位、有了財富,就可獲得應有的尊重,甚至較好的對待,對黑人的一些次文化,並不喜愛。這段旅程,等於是他重新再體會黑人底層的生命力,最後一段,他在黑人餐廳裡,重新再融入自己的黑人文化中,他為酒吧演出古典鋼琴之美,這等於打破他自己界定的藝術及演出場所的階級感。
而東尼為何會逐步對唐薛利的教化感到認同,甚至為他打抱不平?當他第一次接觸到唐薛利的演出,已有震撼,接連幾次的觀賞,他發現原以為古典音樂是白人才能彈出的曲目,沒想到唐薛利的天才完全取代了,他內心逐漸佩服,接著在幾次寄給妻子的書信,唐薛利教他正確的用字,以及如何書寫情書的技巧,都讓他無比受用,兩人也拋棄一些成見,了解對方的出身背景及成長環境。
之後在幾次南方白人不公平的對待唐薛利,他原本愛家的善,漸漸對唐薛利有了同情,慢慢感受到南方社會對一個傑出黑人音樂家,如此無禮,最後在餐館一段,他與餐館經理的溝通,如果是以前的他,只會看錢辦事,但這次他拒絕了,因為他打從心裡的愛惜唐薛利,想為他爭取應有的禮遇。
《幸福綠皮書》的結局很溫馨,在平安夜的大雪裡,累到不行的東尼,已無法疲勞駕駛,唐薛利早已放下自己僱主的高姿態,開車送東尼返家,而更溫馨的是孤孑的唐薛利,最後出現在東尼家門前,而東尼一家人也歡迎他,這是一個美好、幸福的結局安排,等於象徵著白人、黑人不分彼此,都是「一家人」。
其實種族的歧視與階級的偏見,至今仍然還是存在,很難完全弭平,這中間牽扯著太多歷史、環境和人性自私面等複雜因素,而電影或許想簡單傳達,透過相處和了解彼此的成長、環境及文化,應有機會打破這種刻板的偏見,不過這真的要有像東尼般的善和同理,才可能改變(這是愛德華悲觀的感慨)。如對這部電影真實的人物故事、背景有興趣,可繼續閱讀:關於《幸福綠皮書》,你會想了解的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