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以家人之名》:「三小無猜」的親情與愛情,如何真正成為一家人?
陸劇《以家人之名》,是熱門的追劇選擇之一,台灣在LINE TV、WeTV、愛奇藝及Netflix線上看得到。這部好看的電視連續劇,劇情描述無血緣的三兄妹,彼此成長,最後結局再進化成一家人的故事。演員由譚松韻、宋威龍及張新成三人,分別飾演「三小無猜」李尖尖、凌霄及賀子秋,感動了不少劇迷。雖然追劇一開始被家庭情感的情節吸引,但到中途親情戲主軸,稍微變調成妹控的三角愛情戲,略帶偶像劇成分,以致評價開高走低,多了些負評,不過整體來說,《以家人之名》仍算是一部值得追完的溫馨浪漫家庭喜劇。
「同在一個屋簷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故事,過去亦有不少戲劇刻畫過,《以家人之名》在人設上,則加強了李尖尖(譚松韻飾演)從小到大對大哥凌霄(宋威龍飾演)、小哥賀子秋(張新成飾演)的情感變化,空白的9年,隨著時間與距離的疏遠,再慢慢連結回來,小孩如何瞬間「長大」成大人?除此對原生家庭,還有「媽媽」的定位上及親子關係的互動,戲劇有一些教養的省思。如果你正在追《以家人之名》,可以先參考閱讀:《以家人之名》劇情概要及演員角色介紹
《以家人之名》故事與角色背景
《以家人之名》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90後孩子成長的情懷。如果以劇中主角李尖尖的年齡設定,她是1994年出生,對照成台灣是8年級生,8年3班。李尖尖的個性淘氣開朗,從小希望有個哥哥,因為家裡除了爸爸外,能有其他親人的陪伴,才是熱鬧,當他第一眼見到凌霄時,就有一種對哥哥的期盼。
李尖尖母親因懷子難產離世,是李爸心中難言的痛,當賀梅將子秋託付給他時,他是真心的喜愛,覺得自己還未見世的兒子,上天以另種方式安排給他。不過起初小尖尖不樂意接受子秋這個哥哥,原因主要是她不想有後媽,也擔心賀梅搶走爸爸,純粹小孩子爭搶心理而不喜歡子秋,加上小尖尖的個性很直,一開始就只認凌霄做哥哥。但隨著成長上學,她成了同學羡慕的對象,為什麼她可以有兩個哥哥。
在中國,90後的孩子,處在一胎化政策的中後期,大都仍是獨生子女(中國在1984年生育政策有調整,可有雙獨兩孩,2015年一胎化才完全走入歷史),所以大部分孩子的成長,女孩心裡多少希望家裡有個哥哥,男孩則希望有個妹妹。其實對照台灣的8、9年級生,在少子化下,不少孩子也是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應該也會希望家裡有另一個成員出現,想要有人一起玩的心理期望。如果再給你一次童年選擇,不想孤單的長大,多一個哥哥或是妹妹在身旁,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成長滋味?
《以家人之名》有了另類多元家庭的組合,讓劇中小尖尖有兩個待她比親妹妹更親的哥哥,只是這樣的「家人」關係,難道就會一成不變?隨著長大,男孩的心裡又是怎麼想呢?除此,他們面對「大人」的世界和社會的變動(90後的孩子,正處中國經濟飛躍的成長階段),在劇中亦有刻畫。
瞬間「長大」的成長感觸
《以家人之名》好看點,會引起共鳴的是角色對「長大」、成長體悟或人生課題的金句台詞。其中三兄妹在高中生要面臨不確定的未來那一段,三人訴說著長大,算是《以家人之名》劇中要交待的另一條故事線,就是人生課題的承擔。這裡的人生課題,與角色無法逃避、擺脫的親情負債和責任有關。
子秋希望自己瞬間長大,李爸就不用辛苦養家;凌霄接著,「我聽說,人本身就是瞬間長大的。十八歲生日那天,法律上承認你成年,但那不是真正的長大。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是發生在一瞬間的事情,別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間,當你的內心改變了,你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你也就一個人悄悄長大了。」凌霄這段話也成了三人後來「長大」的感受,後來的故事,酸甜苦鹹接踵而來。
是的,他們都一瞬間長大了,面對突發的成長環境改變、面對必須承擔的責任,他們即使無法扛,也得硬扛下來,結果也累出心病來。凌霄獨自一人在新加坡照顧半癱的母親,親情綁架了他9年的人生,他心理的壓抑,成了噩夢;子秋則是一人在美國,再次被生父拋棄,獨自一人假著「富二代」光環,艱辛背債過日子。
而能療癒他們「長大」痛苦的關鍵,就落在李尖尖身上,看似最幸福無憂的李尖尖,一樣也有人生課題要面對,她在16歲那年的分離苦痛悟出,「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分離才是人生的常態。」也因此兩個哥哥回來,她必須去適應,調整自己對待他們的方式。
孩子眼中的大人世界
李尖尖說,「為什麼大人要生那麼多孩子呢,明明又不喜歡孩子。」;凌霄回答,「雖然不喜歡,但有用,用來寄託希望也好,用來傳宗接代也好,或者用來養老也好。」但孩子不是大人的附屬品,或是大人的「東西」。孩子一樣是人。
《以家人之名》劇中有多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描述,李海潮(尖尖爸)、凌和平(凌霄爸)、陳婷(凌霄媽、秦美央媽)、賀梅(賀子秋媽)、趙華光(賀子秋親爸)、金玉香(齊明月媽)等,都有對待孩子的互動,和自己的教養方式,而其中李海潮一定是劇迷心中,最好的父親形象,甚至是母親的形象。
李海潮對孩子的教育,簡單說就是把孩子當作可依靠的朋友,懂得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表達。每一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從他對孩子口味不同,做出孩子個別喜歡的菜色,就是他讓孩子願意與他溝通的原因之一,因為孩子知道他可能懂得自己心裡想要說什麼。
再來李爸與劇中多數父母的教育觀點不同處,除了站在孩子立場思考外,就在於他知道孩子也是人,有人性、有情緒,也會聽懂大人的話,不是可隨意被支配的工具,甚至當成物品、東西的轉移和拋棄。有一幕子秋小時候在麵店裡,小區婆婆媽媽八掛逗子秋沒人要時,李爸趕緊護著子秋,帶到角落安撫,因為他知道子秋哭是害怕再受欺騙拋棄,「不管遇到什麼事,你放心,有爸在!」穩住了子秋的心。
相對與李爸的教育對比,就是陳婷把兒子當成東西在運用,不要凌霄時丟給李尖尖,想要凌霄時,拚命情感勒索。大人要懂,情緒是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凌霄從小的心理陰影,就是母親的情緒一直堆積出來的。李爸說,「有時候,孩子犯的錯都是小錯,這絕大多數的錯都是大人犯的,可是,這大人還沒有小孩勇敢,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大人有時比小孩還不懂事。
李尖尖的愛情抉擇
「愛情」是李尖尖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才會有她搞笑不到一個月初戀的趣事發生,但她也不是全然不懂,她觀察學姊姊杜鵑的愛情,說了,「如果戀愛腦統治這個世界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就是烏托邦。」金句台詞。當兩個哥哥同時先後對她表白,她必須做出抉擇,而她給的答案,先後也讓兩個哥哥,都能補缺人生的拼圖,這是後半段會變調成三角戀情的原因。可延伸閱讀:《以家人之名》彩蛋,李尖尖、凌霄角色命名有含意?
「三小無猜」是李尖尖創作的木雕藝術,概念也是從小的成長,她是幸福的,樂觀的她沒什麼好煩惱,三人相處的模式,友情夾著親情,不過兩個哥哥從國外回來,對她的生活造成了一些改變,尤其兩個哥哥對待她的情感,已從親情加溫成了愛情。而她為何最後會選擇凌霄,而不是小哥子秋。
凌霄被母親負面情緒,放不下的過去的影響,造成心理疾病,也有很強的佔有欲,當尖尖發現哥哥生病,更加心疼,但她也逐漸釐清自己對凌霄的愛,似乎也夾雜著特別「在一起」的感情,從小她把凌霄當成親哥哥,但與子秋相比,子秋更像是在他家的真正哥哥,凌霄則是多了另一種異性關係。即使從小訂的娃娃親不說,凌霄對她的愛,從高中已堅定,這是讓她驚訝的,加上她喜歡凌霄的點確實與小哥的想法不同,小哥比較接近家人,凌霄讓她有情人的溫度。
「一家人」的另類多元家庭,親情與愛情的進化組合
「我們一家一共就五個人,其他都是外人!」是尖尖從小介紹自己家的形容。而後經過分離,了解親情有時不是理所當然,彼此對家人又有一層體悟,但真正在她心中的家人是,「在法律上,我們不在一個戶口本上。但是在我心裡,一直有個戶口本,上面有我們對方的名字。」至於凌霄、子秋與母親的對立關係,一個是母親把當孩當寄託,一個是母親不讓孩子牽渉到自己的人生,而採剝離的方式,雖然後者比前者好些,但都造成孩子心中的一些陰影和心裡負擔。
當尖尖告訴小哥她的決定,說著夢想戶口,其實已經為結局鋪了最圓滿的好局。對於這一家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口組成,「鄰居」、「寄養」的關係,歷經了原生家庭的考驗,他們終將回到真正家的歸宿,因為只有李爸、凌爸合組的家,才是他們的家。
對於凌霄與子秋來說,羈絆他們真正的親情,讓他們無法放下想回家,不是原生家庭,是李爸、李尖尖這對父女,他們付出「長大」,卻也收下「長大」最好的禮物,就是能夠選擇找到自己真正的家人。
而李爸與李尖尖印證了,「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愛護的人,一定可以。」除此這部劇也再次印證,家人應彼此包容,但也要能把心事談開,放下心結,好好談心,理解對方更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