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擴展宇宙不如漫威電影宇宙嗎?從《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談起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上映後,影評呈現了兩極的評價,一如上集《超人:鋼鐵英雄》(2013年)的情形,雖然如此,這次《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全球票房至4月7日已衝破7億美元票房,開出比上集《超人:鋼鐵英雄》更亮眼的票房成績。
雖然DC(Detective Comics)翻拍旗下最紅的兩個超級英雄,超人及蝙蝠俠,這系列的部分發想也來自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但畢竟最後上場執導的不是諾蘭,是查克史奈德,兩人風格不同,上集《超人:鋼鐵英雄》被影評批評的問題,如角色刻畫不夠、部分橋段拖戲等,依然出現。
從《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未上映前,絕大多數喜愛漫畫的影迷,必然會把本片放入今年必看的影片之一,或許是期待太深,當一些內容,包括情節推動、演員表演不是原本想像時,自然失望會出來。不過說實在,《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在這樣大製作的超級英雄電影或科幻動作電影裡,還沒表現那麼糟,仍有一定水準。
導演查克史奈德的優點是屬於視覺系的導演,他在意的是有好的視覺效果和自己的暴力美學呈現,他過去的代表作《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就是如此,所以相關的情節推動連結、角色營造刻畫、電影流暢度的精準掌握,查克史奈德不一定能像諾蘭那樣,把故事說得更完整清楚。
同時查克史奈德也肩負著DC擴展宇宙系列的任務,他未來至少還有兩部《正義聯盟》要導,另外DC擴展宇宙系列也有一堆超級英雄要接連上場,只是部分觀眾會悶著劇中出現的這些彩蛋和本片劇情相關在哪?甚至會莫明覺得這些彩蛋如果不出現也無礙劇情推動。
DC和漫威(Marvel)都 是美國有歷史的漫畫公司,旗下擁有不少高知名度的超級英雄。DC的成立比漫威早,1934年即成立,1938、1939年分別創造了超人及蝙蝠俠兩個超級英雄,而漫威是在1939年成立。
近幾年漫威在電影市場翻身,重啟一系列的電影也早DC一步,2008年起,漫威漫畫工作室就開始拍攝漫威電影宇宙系列,將漫畫中的故事再次搬上螢幕,而DC直到2013年才開始上映擴展宇宙的第一部《超人:鋼鐵英雄》。
DC重啟進度起步落後給漫威,兩方更在2016年強碰對決,DC的第二部大作《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上映一個月,漫威的大作《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更是空前集結所有經典超級英雄登場,上映後,勢必引來更多評比。
或許進度落後,《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必須拉抬未來上映片子的任務,在劇中,神力女超人的登場時間,有點走秀和預告的味道,然後蝙蝠俠兩段夢境,都跟一些預告有關,有一段是預告未來的大反派達克賽德登場,另一段則是介紹未來登場的超級英雄,有神力女超人、閃電俠、水行俠、鋼骨等。
DC在電影市場有一個重大缺失,就是少了系統性,觀眾容易混淆
以蝙蝠俠一角來說,近年觀眾對諾蘭版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蝙蝠俠印象深刻,所以當《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一開始又在演繹蝙蝠俠的身世劇情時,觀眾接受度就會降低。而觀眾對演員的形象認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也是《美國隊長3》導演喬羅素會說,如果小勞勃道尼不演鋼鐵人的話,這個角色應該會消失在大螢幕一段時間。
漫威有一個優勢是超級英雄的創造大都來自史丹李,他會將所有英雄人物做有系統的歸納,而系列電影開拍和每部電影都有聯結,尤其是彩蛋放在電影最後的整理。
DC的彩蛋不做在電影結束再播,或許是沒有像漫威山繆傑克森飾演的福瑞局長角色(就像死侍虧的,你們還在等山繆傑克森嗎?),或許不想學漫威這樣的梗,可是放在劇情裡,實在有點拖累,不熟《正義聯盟》的觀眾,怎知這些角色是誰?漫威的做法比較聰明,一個英雄角色帶一個,然後互相幫襯,等觀眾熟悉後,再集結在一起成了《復仇者聯盟》。
而DC有點在趕進度,接著表訂是《自殺突擊隊》(2016年),然後是《神力女超人》(2017年)、《正義聯盟1》(2017年)、《閃電俠》(2018年)、《水行俠》(2018年)、《沙贊》(2019年)、《正義聯盟2》(2019年)、《鋼骨》(2020年)。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DC最大的收穫應是《神力女超人》一角有被炒熱起來,原本擔心蓋兒賈多特飾演的《神力女超人》不夠威,應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