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S貓》評價崩盤,為何慘不能睹?
《CATS貓》從音樂劇改編成電影的評價,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在爛番茄影評網開出19%新鮮度的砸派負評,IMDb網站一樣只有2.6的低分,國外大部分媒體及影評人,看完幾乎都給了惡評,北美首周上映的票房,影迷不太買單,有可能成了2019年最大的票房炸彈,愛德華真的不太忍心用「爛片」來形容由湯姆霍伯執導的電影。
湯姆霍伯曾以《王者之聲:宣戰時刻》(2010年)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他執導的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亦有不差的口碑,另外《丹麥女孩》亦有發人深省的主題,但這回擔任製片與導演,同時參與劇本改編安德洛伊韋伯的著名音樂劇《貓》(Cats),卻栽了大跟斗,是擔任導演以來,最難堪的一部作品。
《CATS貓》演員陣容真的很棒,包括詹姆斯柯登、茱蒂丹契、傑森德魯羅、伊卓瑞斯艾巴、珍妮佛哈德森、伊恩麥克連、瑞貝爾威爾森,更有流行天后泰勒絲及首次出演電影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女伶法蘭契絲卡海沃德。
這樣好導演及好演員的組合,竟成了2019年的「爛片」,外國媒體更是毒舌狠批,形容這部電影是「垃圾」、虧參演明星有九條命也很難活下去,甚至表示從開演第一分鐘到最後,都令人感到不舒服。
是的,如果你進場觀影,前幾分鐘,你就會感到不自然,因為演員臉部在特效處理上,顯得十分奇怪,「真人貓」既不像貓,又不是搞笑的著裝演貓,而是努力要變成貓的人。而後,故事有點零亂,演員舞蹈在經過電腦特效後,部分段落畫面跳得有些不協調。
如果你容易被快速移動的鏡頭搞到頭暈的話,那看《CATS貓》要有心裡準備。湯姆霍伯想以「人貓」為主視角,但刻意拉大及縮小場景的搭配,使得整個視覺比例,會讓觀眾看得有些吃力不習慣。
《貓》被公認是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是倫敦西區和百老匯史上,公演最久的音樂劇,從1981年在新倫敦劇院舉行首演,連續公演了21年,拿到勞倫斯奧立佛獎和《標準晚報》獎最佳音樂劇獎的肯定,並以19種語言,在50個國家演出。
這部音樂劇,舞台上每隻「貓」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名稱和性格,每隻「貓」會接連不斷登場,並且有華麗的舞蹈編排及讓人陶醉的音樂,但《貓》音樂劇並沒邏輯的劇情和有故事內容的賣點,觀眾會喜歡這齣音樂劇的最大原因,就是歌曲好聽,還有如舞會般,一段段的精彩表演,可是改編成電影,原本舞台劇的美好,全變了調。
《CATS貓》負評到慘不能睹的最大原因,或許是演員的表演不該用電腦特效去處理,但回頭去想,或許《貓》真的不該改編成電影,甚至這部音樂劇的質感,只適合在舞台上呈現,《CATS貓》的失敗,或許值得好萊塢近年不斷朝特效發展的「真人電影」一個省思,因為再強的特效,並非無所不能,題材合不合適,有故事的內容,才是改編的重點。
那這部失敗的改編作品,真的一無四處嗎?如果觀影前有些心裡準備,就當作看芭蕾舞劇般,演員有逗趣的表演,歌曲的製作,還是有一些水準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