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遊戲》學舌鳥的精神象徵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從第二集《飢餓遊戲:星火燎原》開始,珍妮佛勞倫斯飾演的主角凱妮絲到各區各地巡迴時,就有群眾舉起中間三根手指,這個手勢有什麼含義?為何會延伸為反抗精神的象徵?而反抗軍用學舌鳥的特性,當作暗號,學舌鳥又代表著什麼意義?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從第二集《飢餓遊戲:星火燎原》開始,珍妮佛勞倫斯飾演的主角凱妮絲到各區各地巡迴時,就有群眾舉起中間三根手指,這個手勢有什麼含義?為何會延伸為反抗精神的象徵?而反抗軍用學舌鳥的特性,當作暗號,學舌鳥又代表著什麼意義?
《ID4》是《Independence Day》(ID4星際終結者)片名的簡稱,但為何會叫《ID4》?根據IMDb的說明,原來一開始1996年上映的《Independence Day》片名,華納兄弟比《Independence Day》的片商福斯影業一步登記了片名版權,於是福斯影業就在 《Independence Day》後加了「4」這個數字。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改編自2000年大衛埃伯肖夫出版的同名小說,故事描述1920年代丹麥畫家莉莉艾勒柏(Lili Elbe)的故事。莉莉艾勒柏原名叫埃納韋格納(Einar Wegener),是一位藝術風景畫家,他是世界上最早接受變性手術的人,真實莉莉艾勒柏的故事和《丹麥女孩》電影中的描述有些出入,在莉莉艾勒柏的朋友中,並沒有劇中的漢斯,也沒有從小的玩伴亨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