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我的極品前男友》:6小時內,如何挽回已逝的真愛?
如果有一天,你仍單身,在同一班飛機,而座位的一旁正好是你心儀的前女友,這個行程有6小時,你想和她說什麼?這6小時,你會想方法將她的心贏回來嗎?電影《我的極品前男友》(Amour et Turbulences)是法國愛情喜劇,故事的主要場景就在一架從紐約要飛回巴黎的班機上,上述這樣的巧遇可能嗎?電影就要描述這樣的愛情故事。
如果有一天,你仍單身,在同一班飛機,而座位的一旁正好是你心儀的前女友,這個行程有6小時,你想和她說什麼?這6小時,你會想方法將她的心贏回來嗎?電影《我的極品前男友》(Amour et Turbulences)是法國愛情喜劇,故事的主要場景就在一架從紐約要飛回巴黎的班機上,上述這樣的巧遇可能嗎?電影就要描述這樣的愛情故事。
記得2014年在電影院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La vie d'Adèle),有點不自在。不自在的原因一直說不上來,是女女戀的同志劇情嗎?是在大螢幕上女女做愛的鏡頭嗎?是三小時的電影太過冗長嗎?看完一段時間,慢慢消化後,才發覺,是阿黛兒與艾瑪的愛情結局令人沉重。
《因為愛你》(CAROL)改編自派翠莎海史密斯1952年的小說《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描述一段女女相戀的故事。電影劇情將兩人從相遇、約會過程到相愛的阻礙,拍得細膩。故事背景發生在1950年代的美國,在那個與現在相較的保守時代,女女戀本是一個禁忌,何況介入成了第三者,在男性為主的社會思維下,皆被灌上不道德的罪名。
《愛在他鄉》(Brooklyn)電影改編自作家科爾姆托賓2009年的小說《布魯克林》,故事劇情的時空背景是1950年代的愛爾蘭,因物資貧瘠,缺少工作機會,不少年輕人選擇到外地討生活,當時美國經濟起飛,成了不少愛爾蘭人的首選,不少人懷著美國夢到美國打拚。
延續《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浪漫愛情喜劇色彩,但《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並非《北京遇上西雅圖》的續集電影。從《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的電影命名,就玩著文字遊戲,也暗示著電影內容的走向。「不二」就表示本片不是《北京遇上西雅圖》的續集;「不二」也是唯一的意思,在感情上代表唯一的忠貞,如此有文字意涵,電影裡也大玩情書遊戲(這年頭還用紙筆寫情書,真不容易),因為是文字遊戲,這個故事即由文字串起的一本書結緣,就是1970年作家海倫漢芙所寫的《查令十字路84號》。
在看《北京遇上西雅圖》前,可以先知道好萊塢另一部愛情經典電影《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會更有感覺。1993年由湯姆漢克與梅格萊恩主演的浪漫愛情喜劇《西雅圖夜未眠》,劇中湯姆漢克飾演一個中年喪偶,育養一小男孩的建築師山姆,小男孩在聖誕夜時打電話到電台,講了他希望能幫爸爸再找一個妻子的願望。
日本電影《愛的成人式》(Initiation Love), 2015年改編自日本作家乾胡桃的同名小說,由導過不少推理小說的堤幸彥執導,前田敦子、松田翔太及木村文乃主演。這部電影看完,結局令人驚奇,翻轉故事劇情、角色的想像,就如中文海報寫的:「令人拍案叫絕的驚人結局,最後五分鐘保證大快人心。」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電影改編自改編自2012年約翰葛林的同名暢銷小說,小說是虛構的故事,但劇情動人,帶人看了一場生命的無常。就像海瑟(雪琳伍德莉飾演)自述開場的旁白,「說悲傷故事有很多種方法,其中一種包括美好的結局,就像電影童話故事,王子和公主有美麗的邂逅,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結局還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大家都喜歡這樣的故事,可惜那些都不是真的,這才是真的故事。」
《愛正好》(Now is good)電影改編自英國2012年的暢銷小說《16歲的最後心願》,導演是《金盞花大酒店》的編劇歐帕克,兩部電影都討論著生命的價值與面對死亡的課題,不同的是一個主角是老人,一個主角是17歲的少女。17歲的青春,本是花漾年華,可是遭遇病魔的襲擊,血癌的進逼,對年輕的生命來說,是一件殘忍的事,尤其更要面對死亡的恐懼心情。達可塔芬妮飾演《愛正好》中的主角泰莎,她的人生即可能會在17歲就結束,在剩餘不多的生命裡,她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