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片

【影評】《賓漢》:少了復仇的激情,僅剩宗教的神蹟

【影評】《賓漢》:少了復仇的激情,僅剩宗教的神蹟

《賓漢》(Ben-Hur)電影由「派拉蒙影業」和「米高梅」合資重拍,未上映前,就被不少媒體唱衰。試映後在國外影評網站不是很理想,爛番茄新鮮度很低只有30%,IMDB還不到5,對這部投資成本超過1億元,原本被寄望是暑期大檔的影片,有點難堪。先前不被看好的票房也應驗了,北美首周票房開出,還比不上已上映多周的電影,整體排名只排在第5,首周票房算是反應不佳,僅達1135萬美元(原先估落在1400~1500萬美元間已不是很理想,沒想到更低)。

閱讀全文【影評】《賓漢》:少了復仇的激情,僅剩宗教的神蹟

【影評】《金錢怪獸》:股票市場小散戶的哀歌

【影評】《金錢怪獸》:股票市場小散戶的哀歌

《金錢怪獸》(Money Monster)是一場金融市場的鬧劇,電影背景設在華爾街,財經節目主持人李蓋茲(喬治克隆尼飾)在「金錢怪獸」節目上,經常靠內線消息推薦、分析股票。有天一個年輕的小散戶凱爾(傑克歐康納飾),因聽他在節目中介紹艾比斯公司這檔股票,把母親遺留的6萬美金,全部投入,結果艾比斯出現崩盤異常交易的現象,令他投資大賠,一氣之下,跑到節目的直播現場,綁架李蓋茲。

閱讀全文【影評】《金錢怪獸》:股票市場小散戶的哀歌

【影評】《自殺突擊隊》:「X特遣隊」的黑幫義氣

【影評】《自殺突擊隊》:「X特遣隊」的黑幫義氣

《自殺突擊隊》在百支預告的狂轟下,大致也能知道幾個主要角色的戲份和特色,但是進了戲院才發現有不少實際劇情與先前媒體報導的揣測有出入,或許DC娛樂有意想誤導一些劇情,比如說「小丑」傑瑞德雷托的角色,預告和宣傳時,把這角色放大不少。

閱讀全文【影評】《自殺突擊隊》:「X特遣隊」的黑幫義氣

【影評】《33:重生奇蹟》:英雄不是一個人,是團隊的齊心齊力

【影評】《33:重生奇蹟》:英雄不是一個人,是團隊的齊心齊力

《33:重生奇蹟》(The 33)改編自2010年智利礦災的真實事件。劇情描述33名礦工在121年開採歷史的聖荷塞礦坑,因礦坑崩落而被困在701公尺的地底下。只有3天的糧食,33個人忍住飢餓與絕望,奇蹟度過了69天,最後獲救。電影將救災的過程,拍攝得很逼真,敘事也很詳盡的呈現,這起事件,除了見證人的求生意志,更重要的是一個團隊如何共同挨過患難的生命時刻。

閱讀全文【影評】《33:重生奇蹟》:英雄不是一個人,是團隊的齊心齊力

【影評】《末路車神》:父與子的生命連結

【影評】《末路車神》:父與子的生命連結

《末路車神》(The Place Beyond the Pines)電影裡,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和2011年《落日車神》中,雖然同樣飾演車手,但在這部電影,他飾演的卻是個特技的摩托車好手,而且和《落日車神》中個性沉穩的角色,差異極大。在《末路車神》裡,他是個脾氣暴戾的浪子,一個為了錢走上不歸路的浪子。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這部電影也成了雷恩葛斯林和伊娃曼德斯的定情作。

閱讀全文【影評】《末路車神》:父與子的生命連結

【影評】《特攻聯盟2》:見義勇為才是真英雄

【影評】《特攻聯盟2》:見義勇為才是真英雄

許多好看的電影,尤其是超級英雄電影,都會想拍續集,可是如果續集換了導演,味道會不會就差了些?2013年的續集電影《特攻聯盟2》(Kick-Ass 2)就是如此,票房和評價都無法和第一集相比。爛番茄影評網只給了32%的新鮮度,IMDb則是6.5分,不及首集的7.6分。

閱讀全文【影評】《特攻聯盟2》:見義勇為才是真英雄

【影評】《特攻聯盟》:一個在電腦前打手槍的宅男,如何變身為超級英雄?

【影評】《特攻聯盟》:一個在電腦前打手槍的宅男,如何變身為超級英雄?

《特攻聯盟》(Kick-Ass)儘管英文片名有些不雅,劇情部分有些血腥殘暴,髒話連連,甚至超殺女(Hit Girl)一角在2010年上映後,引起不少兒童保護團體的抗議,但是以電影的呈現與拍攝手法鋪呈,還有許久沒有代表作的尼可拉斯凱吉有感人的演出,這部改編自馬克米勒的漫畫,超級英雄「屌爆俠」的電影值得一看。

閱讀全文【影評】《特攻聯盟》:一個在電腦前打手槍的宅男,如何變身為超級英雄?

【影評】《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PART I》:被逼上梁山的凱妮絲該如何帶領反抗軍?

【影評】《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PART I》:被逼上梁山的凱妮絲該如何帶領反抗軍?

《飢餓遊戲3》拆成上下集兩部,使得劇情結構和精彩度不如前兩集。2012年電影《飢餓遊戲》改編蘇珊柯林斯的同名小說《飢餓遊戲》,接著 2013年推出《飢餓遊戲:星火燎原》,都創下極高的票房,這系列的電影,也是珍妮佛勞倫斯演出的代表作品。

閱讀全文【影評】《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PART I》:被逼上梁山的凱妮絲該如何帶領反抗軍?

【影評】《間諜橋》:賣國賊該不該有人權?

【影評】《間諜橋》:賣國賊該不該有人權?

1957年,美蘇的「冷戰」達到了高峰,衝突一觸即發,《間諜橋》(Bridge of Spies)的劇情故事也就發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電影一開始是安靜的狀態,有點山雨欲來的寧靜。呈現一個畫家在街頭一角,畫著自己的自畫像,接著畫家開始他平常一天的簡單生活,搭地鐵到公園寫生,看起來平凡不過的人,結果他是蘇聯的間諜魯道夫阿貝爾,美國聯邦調查局已鎖定他許久,就在他尋常的一天,破他家門,遭強制逮捕。

閱讀全文【影評】《間諜橋》:賣國賊該不該有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