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片

【影評】《使徒行者》:誰是臥底的猜謎遊戲

【影評】《使徒行者》:誰是臥底的猜謎遊戲

《使徒行者》改編自原名港劇,不過未看過港劇,不用擔心,一樣能很快進入劇情,只是在觀影時,明快的節奏,會讓你不停在猜想,到底誰是臥底,誰是叛徒?《使徒行者》近兩小時的電影,就跟觀眾玩一個誰是臥底的猜謎遊戲。而在電影中,是張家輝飾演的藍博文,與古天樂飾演的邵志朗,兩人看似兄弟情誼,卻是暗自較量競爭的權力遊戲。

閱讀全文【影評】《使徒行者》:誰是臥底的猜謎遊戲

【影評】《泰山傳奇》:從文明再回到野蠻的泰山與珍

【影評】《泰山傳奇》:從文明再回到野蠻的泰山與珍

「泰山」的題材和故事,已翻拍過多次電影,不過2016年的《泰山傳奇》(The Legend of Tarzan)劇情有了不同的切入及大改編。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泰山的故事已經不是從森林開始,而是從泰山已回到英國,以約翰克萊頓三世的身分,住在英國倫敦近10年,而且電影一開始的設定是泰山已拋開叢林的生活,以公爵的貴族文明生活自居。

閱讀全文【影評】《泰山傳奇》:從文明再回到野蠻的泰山與珍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影評|麥可貝最沉痛的戰爭片?揭露不知為何而戰的真實困境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影評|麥可貝最沉痛的戰爭片?揭露不知為何而戰的真實困境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是麥可貝執導評價還不太差的戰爭電影。麥可貝的電影常被批評快速剪輯、過度誇張的風格,尤其是大場面的動作電影,雖娛樂十足,卻不知為什麼要一直爆破轟炸。可是麥可貝就是有電影票房的吸引力,即使他的賣座大片常受金酸莓獎提名,他仍保持自己獨到的視覺風格,史帝芬史匹伯形容,「他的雙眼是為創造純粹視覺刺激而生的」。

閱讀全文《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影評|麥可貝最沉痛的戰爭片?揭露不知為何而戰的真實困境

【影評】《天眼行動》:難以選擇的攻擊任務,但戰爭的代價就是如此

【影評】《天眼行動》:難以選擇的攻擊任務,但戰爭的代價就是如此

《天眼行動》(Eye in the Sky)是一部發人省思的戰爭題材電影,只是這場戰爭,不是用戰爭的場面來表達,而是演繹一場磨人心理的攻擊追捕行動,思考人道主義所扮演的正義價值是什麼。正義的公理,有時需要看待是處於哪一種角度來批判,如果遇上生命的取捨就更為難以抉擇。《天眼行動》就是要你做出這樣的抉擇,如何選擇都會有無辜的人死亡,但不可逃避,一定要下一個決定。

閱讀全文【影評】《天眼行動》:難以選擇的攻擊任務,但戰爭的代價就是如此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影評|克林伊斯威特真實還原208秒生死瞬間,揭密飛行英雄薩利蘇倫柏格的危機處理與心理創傷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影評|克林伊斯威特真實還原208秒生死瞬間,揭密飛行英雄薩利蘇倫柏格的危機處理與心理創傷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Sully)是2009年美國的大事,克林伊斯威特取材自「薩利」蘇倫柏格2010年的自傳回憶。克林伊斯威特這幾年的拍片選材,都偏向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本,《打不倒的勇者》(2009年)、 胡佛傳(2011年)、美國狙擊手(2014年)及2016年的《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Sully),相較之下《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的敘事及拍片風格更為平實。

閱讀全文《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影評|克林伊斯威特真實還原208秒生死瞬間,揭密飛行英雄薩利蘇倫柏格的危機處理與心理創傷

【影評】《與森林共舞》:不是教孩子詐,但要教孩子適者生存的能力

【影評】《與森林共舞》:不是教孩子詐,但要教孩子適者生存的能力

《與森林共舞》(The Jungle Book)電影幾乎所有的場景、動物都是用電腦動畫製作合成,只有主角毛克利由紐約印度裔的男孩尼爾塞西真人扮演。 導演強法夫洛繼《鋼鐵人》、《鋼鐵人2》後,再次拍出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先前2011年的《星際飆客》口碑、票房都不理想)。

這部電影改編自1894年的小說《叢林奇譚》,過去迪士尼在1967年也根據此題材拍過動畫電影《森林王子》、1994年拍過真人版《大冒險家:森林王子》,這個故事題材有不少教育意涵,也可延伸許多解讀,很適合給家長觀看思考,也適合帶孩子一起觀影討論。

閱讀全文【影評】《與森林共舞》:不是教孩子詐,但要教孩子適者生存的能力

【影評】《單身動物園》:愛情制約下,門當戶對的假象

【影評】《單身動物園》:愛情制約下,門當戶對的假象

《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設定在一個反烏托邦的社會裡,劇情故事描述如果在45天內找不到「門當戶對」的對象,就會變成動物被流放。而變成什麼動物,是在入住飯店時,如果未來無法配對成功,自己就變成希望的動物模樣(蠻諷刺的,做人相愛要被限制,但不做人後,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動物模樣)。

閱讀全文【影評】《單身動物園》:愛情制約下,門當戶對的假象

【影評】《下女的誘惑》:給沙文主義的閹割重擊

【影評】《下女的誘惑》:給沙文主義的閹割重擊

韓國電影《下女的誘惑》改編自英國小說家莎拉華特絲的《荊棘之城》,導演朴贊郁將故事背景從維多利亞時代,搬到適合韓國的時空,1930年代的日治朝鮮。而故事有趣的透過四個角色,演出一個懸疑、驚悚的計中計,電影故事非直線性,愈到後來的結局,真相愈明。這部電影評價極高,在IMDb有8.1的高分;爛番茄亦有95%的新鮮度。

閱讀全文【影評】《下女的誘惑》:給沙文主義的閹割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