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片

《古墓奇兵》影評|重啟蘿拉卡芙特傳奇,打造動作冒險女英雄的成長之路

《古墓奇兵》影評|重啟蘿拉卡芙特傳奇,打造動作冒險女英雄的成長之路

《古墓奇兵》(Tomb Raider)雖是重啟的電影作品,但與2001年的版本,在敘事手法上完全不同,看得出此次拿下電影版權的華納兄弟與米高梅,有意將《古墓奇兵》拍成一系列電影的企圖,這集是首部曲,將蘿拉卡芙特源起的故事,角色過往的背景說得更完整,並且在結局片尾預留未來續集,有機會發展的劇情伏筆。

閱讀全文《古墓奇兵》影評|重啟蘿拉卡芙特傳奇,打造動作冒險女英雄的成長之路

【影評】《紅雀》:女間諜的色計馭心術

【影評】《紅雀》:女間諜的色計馭心術

《紅雀》(Red Sparrow)電影不好看嗎?愛德華看到IMDb的評分,還真有些驚訝,一開始還看到5字頭的低分,目前爬升到6.5,而爛番茄也只有51%,這樣的評價,代表電影無趣嗎?在觀影時,覺得《紅雀》劇情還可以,節奏也算緊湊,故事有懸疑性,不會覺得沉悶無聊,而珍妮佛勞倫斯的大膽裸露演出,有別以往的尺度,整體來說,《紅雀》仍算是一部還有看點的電影。

閱讀全文【影評】《紅雀》:女間諜的色計馭心術

【影評】《淑女鳥》:17歲的騷動青春

【影評】《淑女鳥》:17歲的騷動青春

《淑女鳥》(Lady Bird)敘述著17歲這個青春年紀,17歲剛好是青春期的尾巴,一個想做大人,卻被當小孩的年紀。這個年紀,有點叛逆、有點自我,很難讓周圍的人,搞懂自己在想什麼……。走過17歲的青春歲月,每個人回首自己的成長,都會有些故事,看完《淑女鳥》中,沙加缅度17歲少女的故事,或許也會勾起你17歲那年,相似的心境。

閱讀全文【影評】《淑女鳥》:17歲的騷動青春

【影評】《郵報:密戰》:「第四權」的真理與價值

【影評】《郵報:密戰》:「第四權」的真理與價值

《郵報:密戰》(The Post)根據1971年《華盛頓郵報》揭露美國政府在越戰的機密文件(即「五角大廈文件」)為背景,做電影故事改編,這個事件後來的判決對美國新聞自由的規範與捍衛民主自由的價值有著深遠影響,因為整起事件的發展結果,幾乎關係著當時美國幾家重要報業的存亡。這起事件先由《紐約時報》取得機密文件做部分報導,隨即被當時尼克森政府施壓,聯邦法官發布臨時禁止報導命令,但接著《華盛頓郵報》廣為報導,披露整個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機密文件,指控政府在越戰的問題上說謊,而後尼克森政府提告所有參與報導的報業媒體。

閱讀全文【影評】《郵報:密戰》:「第四權」的真理與價值

【影評】《天才的禮物》:資優生,怎麼教才好?

【影評】《天才的禮物》:資優生,怎麼教才好?

《天才的禮物》(Gifted)有感人的親情關係,但也藉著一個7歲天才女孩的教養環境,提出兩難的抉擇?到底資優生,怎麼教?如果一個孩子有驚人的數學天賦,該放任在平常的環境?還是提供更佳的菁英教育來栽培?電影中法蘭克艾德勒(克里斯伊凡飾演)因妹妹黛安是一個天才數學家,進行著一個偉大的數學難題研究,但在看似快成功時,竟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留下一個幼女瑪莉,因黛安未婚生女,男友是渣男,她留下遺願,將幼女交給法蘭克。

閱讀全文【影評】《天才的禮物》:資優生,怎麼教才好?

《角頭2:王者再起》影評|兄弟情義與黑幫野心的崩壞之路:誰能走出江湖宿命?

《角頭2:王者再起》影評|兄弟情義與黑幫野心的崩壞之路:誰能走出江湖宿命?

《角頭2:王者再起》雖說是2015年《角頭》電影的續作,不過卻是另一個故事,所以未看過前作,不需擔心劇情或人物角色的連貫。這部黑幫電影,拍得格外寫實,有些黑道規矩、手段,甚至爭地盤的恩怨糾紛,都有細膩的刻畫描述,電影想必也有不少導演顏正國自己的體悟,甚至幾個角色也有他的影子,電影主旨雖是老生常談「歹路不可行」的警語,但為何就是有人年紀輕輕就勿入歧途,做「兄弟」混黑道?

閱讀全文《角頭2:王者再起》影評|兄弟情義與黑幫野心的崩壞之路:誰能走出江湖宿命?

【影評】《花甲大人轉男孩》:珍惜人生的不完美,別困在過去式!

【影評】《花甲大人轉男孩》:珍惜人生的不完美,別困在過去式!

《花甲大人轉男孩》是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的電影版,該視為一部續集作品嗎?愛德華看完,覺得同樣的基調延伸,因為看過電視劇,感到電影的安排及設定,有點重新再折磨鄭家這一家人,畢竟電視劇的後來已有很好安排,男孩不都轉大人了?魯蛇都蛻變了,不是嗎?本以為故事要再前進,沒想到故事的劇情安排,算是在解決過去的事。

閱讀全文【影評】《花甲大人轉男孩》:珍惜人生的不完美,別困在過去式!

《黑豹》影評解析|帝查拉如何成為真正的國王?超級英雄電影中的政治寓言解讀

《黑豹》影評解析|帝查拉如何成為真正的國王?超級英雄電影中的政治寓言解讀

如果說漫威電影宇宙從《鋼鐵人》到《黑豹》(Black Panther),不論是獨立電影,或是大集合,在18部電影裡,題材和故事最具政治議題,就屬《黑豹》了。撇開超級英雄電影的包裝,《黑豹》可以被…

閱讀全文《黑豹》影評解析|帝查拉如何成為真正的國王?超級英雄電影中的政治寓言解讀

【影評】《意外》:慈悲的寬恕,為仇恨解脫

【影評】《意外》:慈悲的寬恕,為仇恨解脫

《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是金獎編劇馬丁麥克唐納自編自導的作品,雖然帶點黑色喜劇的詼諧,但故事深入有省思,三塊廣告看板引發的衝突糾葛,每個重要角色背後都有沉重的過往,沒有人是壞心腸的壞人,但想做好人也不容易。《意外》電影最後採開放性結局,已暗示角色可能轉變的弦外之音,因為他們經歷了憤怒招致一連串的仇恨對立過程,唯有接受已逝的過往,放下憤怒,才能停止仇恨的循環。

閱讀全文【影評】《意外》:慈悲的寬恕,為仇恨解脫

《15:17巴黎列車》影評|克林伊斯威特採真人自演恐攻英雄故事!展現平凡人瞬間勇氣與人性光輝

《15:17巴黎列車》影評|克林伊斯威特採真人自演恐攻英雄故事!展現平凡人瞬間勇氣與人性光輝

《15:17 巴黎列車》(The 15:17 to Paris)劇情取自2015年發生的「大力士高速列車槍擊案」恐攻真實事件,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演員則是當時三個挺身制止嫌犯的主角山德勒、史東和斯卡拉托斯,以本人的身份親自演出,重現角色發生的事件當下,所做出的應變與處理反應。在編導上,克林伊斯威特大膽捨棄一些情節推進,減少角色情緒性的營造。

閱讀全文《15:17巴黎列車》影評|克林伊斯威特採真人自演恐攻英雄故事!展現平凡人瞬間勇氣與人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