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模仿遊戲》:與眾不同,成就不凡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好看,劇情該有的元素都有,不怪乎是好萊塢最想拍攝的劇本排行第一名,也是2015年奥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好看卻來自一段暗黑歷史,是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人生,一段塵封近50年的歷史,近年才被英國政府揭開。
電影有部分情節是戲劇化的改編,像電影最後陳述中學的圖靈的好友克里斯多夫,是他的初戀,送了密碼學給他,開啟他另一個世界,圖靈甚至設計了克里斯多夫電腦紀念初戀,真實歷史似乎並未有此事。
艾倫圖靈面對不平的歧視,卻有著不凡堅持
但《模仿遊戲》劇本的設計,以圖靈面對不平的歧視,道出他的不凡堅持。劇中,主角班尼迪克康柏拜區(叫BC比較好記)飾演的圖靈,在最後面對刑警的審問時,反問,「我是人?還是機器?是戰爭英雄?還是罪犯?」的確為圖靈在那個時代,遭受不平的待遇,而感到鼻酸。
影片的安排,有3個階段,從一起竊案開始到最後被判羞辱的罪,穿插二戰期間(這段是主述,代表圖靈的發明與貢獻)、中學時的求學(解釋了圖靈的性向原因),圖靈的一生,不算長,他選擇自殺,41歲就結束了生命。
當《模仿遊戲》最後,圖靈看著自己的發明「克里斯多夫」(他中學的好友與戀人,機器以好友名命名),難過的說,不能再跑快了。因為他知道自己被化學閹割後,影響了思維,已經無法再有好的發明了(當未婚妻拿給他紙筆,要他玩最喜愛的填字遊戲時,他已無法專注思考,他的天才被毀了……)。
唯有被世界遺忘的人,才能成就出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
圖靈是個天才,但求學時代被霸凌,只因為他是怪咖,異於常人,就經常被暴力相向。(面對「與眾不同」的人,人們常會用歧視,孩子用霸凌來對待,可是那份自以為是的優越感,能成就什麼,欺侮別人又能證明自己偉大在哪?)
他在二戰期間為英軍、同盟國,破解「恩尼格瑪」密碼,是不折不口打勝德軍的關鍵英雄,卻在50年代,因性別認同而遭到歧視,被英國政府,以猥褻罪判處化學閹割,定罪後兩年,他在家中自殺身亡。戰爭可怕,和霸凌、歧視,都源於暴力,「暴力只為了一時的爽」,然後呢?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演出精彩,劇中有不少台詞都極為動人,其中綺拉奈特莉飾演圖靈的未婚妻,不少感情愛情的思維和對圖靈的鼓舞,極有意義,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友情的昇華,他的未婚妻是他開啟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劇中一句,「唯有被世界遺忘的人,才能成就出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說得極好,真的,在不少怪咖天才身上發生了,圖靈就是代表。電影很感人,淚腺發達的人,面紙可準備一些。
《模仿遊戲》電影不時有圖靈跑步的畫面,查了維基才知,圖靈還是一位世界級的長跑運動員。他的馬拉松最好成績是2小時46分3秒,比1948年奧運金牌成績慢11分鐘。1948年的一次跨國賽跑比賽中,他跑贏了同年奧運會銀牌得主湯姆理查茲。
塵封近50年的歷史,是圖靈受到的不平對待。在2009年,英國首相布朗代表英國政府,對當年以同性戀相關罪名起訴圖靈,導致他自殺,正式公開致歉。但圖靈的罪,直至2013年,才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