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贊!》看「DC擴展宇宙」的轉變及未來發展風貌
DC擴展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簡稱DCEU)從2013年開始,華納兄弟開始建置DC電影宇宙,由《超人:鋼鐵英雄》打頭陣,準備將DC旗下的超級英雄先獨立再延伸組合到主線劇情中,只是有點操之過急,2016年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2017年的《正義聯盟》集合各路超級英雄的電影,口碑不如預期,票房更有些慘烈,使得華納兄弟不得再次做出轉變,而2019年《沙贊!》的獨立電影,看得出是DCEU調整策略下的作品。
這樣的轉變會有什麼影響?對未來DC擴展宇宙的發展又會產生什麼變化?華納兄弟的決定,走在對的方向?愛德華以自己的觀影經驗及長時間對超級英雄電影的觀察,提出一些想法和觀點。
2018年11月底上映的《水行俠》一路熱賣到了2019年初,創下DCEU有史以來最好的票房成績,來到了11.47億美元,而這個成績,再次又印證了DCEU在獨立電影總有好的評價(先前《神力女超人》亦如此),但一到了大集合的電影,就顯得零零落落,票房沒有勁,這當然是組織和計畫出了問題,少了協調與張力。
因性醜聞事件在3月18日下台的華納兄弟執行長凱文辻原,早先在3月初曾對媒體發表DCEU未來的發展方向(即使他下台,這個策略沒有改變),即是未來的DC擴展宇宙將會著重於獨立故事的發展,而非緊密的連結DC擴展宇宙,但不排斥未來進一步再延伸的可能性。這也意味著華納兄弟主導的DC擴展宇宙,將不再走與對手漫威電影宇宙相近的路,讓拍攝獨立電影的導演可以先專注在自己的作品上,塑造好角色。
從《沙贊!》的獨立電影來看,更可看出是在這想法下進行,《沙贊!》並未急於將陣中最強的反派黑亞當推至前線(原本「黑亞當」與「沙贊」想放置於同一部作品中,後來決定讓《沙贊!》成為一部沒有「黑亞當」的電影),因為已有《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的教訓,即觀眾還不太了解其背景時,就做出對決。
此次《沙贊!》很完整的交待少年比利貝特森成為「沙贊」的經過,而後逐一點出未來還有更多的反派會與之抗衡,愛德華覺得這樣的安排手法是對的,雖然起源的故事,多少都會被認為有公式劇情的存在,但總比讓觀眾一頭霧水的栽進還不熟悉的超級英雄角色世界好,同時在不熟悉該角色的背景,一下湧進太多角色,要觀眾吸收太多,反而失去了原有想要營造的氣氛和焦點,DC學到教訓了,這回決定是對的。(可參考:DC擴展宇宙不如漫威電影宇宙嗎?從《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談起)
DC其實不用急於與漫威拼進度,因為DC漫畫本身的素材相當豐富,不怕沒有東西可拍,只是缺乏故事彼此的宇宙整合,少了給觀眾有系統的時間軸,還有角色的熟悉感。這也是DC擴展宇宙為何過去幾部獨立電影,《超人:鋼鐵英雄》 、《神力女超人》等,如果單獨欣賞,評價都還不錯,但連成一線,全部打進集結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正義聯盟》就變得凌亂。
其實從《水行俠》後,已明顯感覺DC有計畫先將一個體系的故事說清楚,好好交待每一個角色,讓觀眾對這系列故事的角色有感。《沙贊!》一樣,讓觀眾了解沙贊後,未來再安排與黑亞當交手,而不是馬上在一個故事中放進沙贊與黑亞當兩個重要角色。
DC將《沙贊!》和《黑亞當》獨立成兩部起源電影,不急著合體,因為兩個故事在有限的時間,一定會交待不清,除此對決的張力也不夠。首集故事先安排希瓦納博士 (Doctor Sivana)做為重要反派,之後續集黑亞當也還不一定會登場,會先讓金星腦控蟲冥思蟎登場,待《黑亞當》獨立電影出現,再至《沙贊!》三部曲的終回做對決。如此安排,儼然已有《沙贊!》宇宙的雛型,愛德華覺得拉長線,對DC是有利的,其實真的不要太擔心超級英雄電影的市場只是曇花一現,不會長久。注意,漫威已把觀眾喜愛超級英雄電影題材的市場做大了。
如果從《水行俠》及《沙贊!》的獨立電影發展,也可觀察出這兩部獨立電影,已有發展出自己一個宇宙的風貌,即是從劇中再延伸角色的獨立電影,《水行俠》將打造「海溝族」外傳,而《沙贊!》有《黑亞當》的延伸獨立電影。從這兩部電影更可發現,未來溫子仁團隊在DCEU的角色,應該會愈來愈吃重,因為《水行俠》系列是他主導,而《沙贊!》系列則是由他的好友大衛桑德柏格(《鬼關燈》、《安娜貝爾:造孽》的導演)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