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15:17巴黎列車》:勇氣,只是來自一瞬間的閃念?
《15:17 巴黎列車》(The 15:17 to Paris)劇情取自2015年發生的「大力士高速列車槍擊案」恐攻真實事件,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演員則是當時三個挺身制止嫌犯的主角山德勒、史東和斯卡拉托斯,以本人的身份親自演出,重現角色發生的事件當下,所做出的應變與處理反應。在編導上,克林伊斯威特大膽捨棄一些情節推進,減少角色情緒性的營造。
克林伊斯威特可說是當今影史的傳奇了,他是好演員,也是有能力的導演,作品的豐富度,未隨他年歲增長而減少,他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高齡的得獎者(2005年以《登峰造擊》獲得殊榮,當時他74歲),近年他選擇電影故事的題材,更傾向真人真事的改編,而且選擇看似平凡,卻又有意義的平民英雄。不過《15:17 巴黎列車》的拍攝手法比較特別。
《15:17巴黎列車》將角色的情緒性渲染降得更低,直接採取當事人演自己所處在「2015年8月21日大力士高速列車上槍擊案」恐攻事件。這種拍攝電影的方式,近於擬真,但不是紀錄片,可又真實逼真的重現演出故事,對於克林伊斯威特來說,這是電影創作相當富有實驗性的一支作品,但這做法也相當冒險,畢竟電影市場最終會現實的以票房好壞來看待作品。
而主角非明星及演員來演出,劇情又不做刻意的描述,這也減少了觀眾對故事情節想要的觀影樂趣,也因此,《15:17巴黎列車》在IMDb及爛番茄的分數評價,算是克林伊斯威特電影,少數評分不高,而且還是低分的作品。
愛德華知道不少人看完電影會覺得有些悶,尤其後來一大段的敘事,有點像流水帳式的紀錄主角在歐洲、義大利及阿姆斯特丹遊玩。不過愛德華覺得電影還不至於不好看,克林伊斯威特做這些看似瑣碎的安排,應該有其意義,因為他想挖掘這個發生在平常人身上,卻能短短幾秒鐘,作出人生的抉擇,而這抉擇很可能會丟掉性命,但仍勇敢地去面對的故事背後。
所以他不想去刻意去營造,甚至直接就像造神般的敘說英雄,反而透過最平凡的一面,最接近真實的一面,敘事不斷倒敘及插敘,去抽絲剝繭,當時三人的勇氣,難道只有來自一瞬間的閃念?還是這個閃念是這三個年輕人,成長信念的潛移默化,相信克林伊斯威特的答案更偏向後者。
事發的當天傍晚,ISIS一名武裝恐怖份子,暗中攜帶槍枝及300多發子彈,意圖在開往巴黎的高速列車上,發動恐怖攻擊,幸好三名遊歐的美國年輕人史賓賽、亞歷克及安東尼三人奮勇抵抗,阻止一樁恐怖攻擊的慘劇發生。事後,三人先接受法國政府表揚,回到美國家鄉沙加緬度成了受民眾擁戴的英雄。電影最後及彩蛋播出當時被表揚及回鄉的真實紀錄場景及畫面。
而《15:17巴黎列車》確實是想用一種「真實」的手法,呈現三人的經過,在遊歐的期間,他們在事發當天早上還有些宿醉,因為前晚在阿姆斯特丹夜店玩得不亦樂乎,克林伊斯威特想用電影告訴觀眾,這三個年輕人和時下年輕人一樣,不是因為做英雄,就一定有特別異於別人之處。
唯一特別處(但每個人如願意也可做得到),即是以史賓賽的角度,刻畫他從小想做件有意義的事,有渴望助人的心腸。他誠心的信仰,小時候在被人誤解、母親不諒解下,在床邊禱告願作上帝的和平之子,而這一幕是劇中,解答他為何能在第一時間,就不顧性命撲向歹徒的原因之一,因為宗教的力量,牽引他不凡的勇氣,在危急時能有挺身而出的信念。
不過史賓賽可非一般人,他和亞歷克從小是戰爭迷,為了報效國家,兩人分別在空軍部隊及派駐在阿富汗的奧勒岡州國民警衛隊接受過軍事訓練,有槍械知識、擒拿技術及急救等能力,恰巧遇上他們有機會展露本事的時刻。
但有了這些技能,關鍵時刻仍需要勇氣,而這勇氣的背後,電影敘述了一大段他們三人在12歲左右的年紀成為好友,三個人在成長階段,有不少挫折,不管是被霸凌、課業不佳,調皮闖禍,但三人互相扶持的友誼,互相砥礪,讓他們一起走向正確的人生價值。
《15:17巴黎列車》最大的特色,即是找來史賓塞史東、亞歷克斯卡拉托斯及安東尼薩德勒演出自己,讓真實自己的人生重現。愛德華觀影時,相當欣賞史賓塞史東三人的友誼、默契與彼此的了解的信任感,因為沒有這些因素,當史賓賽衝出,如果其他兩人沒有相同的反應和表態,那豈不是對友誼有了最大考驗及衝突。
他們能成功地擊退恐怖份子,拯救列車上超過5百名乘客的性命,在勇氣的背後 ,是那堅定友情的互助和支撐,這也是人性光輝與良善美好的一面,而克林伊斯威特在《15:17巴黎列車》就是想強調這個高貴的人性價值。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