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WBC經典賽資格賽特殊規則解析|投球計時、投手用球限制、內野防守新制、壘包加大對比賽影響

2025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與一般國際棒球賽事的比賽規則,多了一些限制,這些規則主要沿用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新制,包括投球計時、內野防守布陣限制及加大壘包等,此外為了保護投手,有用球數限制,而電視重播挑戰機制,正規9局每隊僅能挑戰1次,挑戰成功可保留,失敗則喪失挑戰權。球員參賽國家隊資格則採「血緣制」較寬鬆的認定。
由於WBC經典賽資格賽的特殊規則和參賽規定,會影響一開始組隊的球員名單(28人球員名單要包含14名投手及2名捕手)、比賽時的節奏、教練下達戰術及投手調度的困難度。以下為重要規則的解析及影響。
投球計時限制
壘上無人時:投手需在15秒內完成投球。中華職棒上一季是20秒內完成投球,壘上有人的時間是25秒。
壘上有人時:投球時間放寬至18秒。
捕手須在倒數9秒前就位,打者需在30秒內進入打擊區,並在8秒內注視投手準備好打擊。
如果投手於倒數9秒內要求換球,或捕手在倒數9秒內比暗號,將視為「退板」一次。無人上壘時,這會導致自動記一顆壞球。另外,投手在每一球間只能牽制跑者兩次,第3次牽制若沒抓到,就會被判投手犯規,跑者可自動推進一個壘包。
這項規定就適合投手節奏快的選手,如果投球習慣拖拉,容易受到限制影響控球,牽制亦會影響心理,但對觀眾而言,比賽節奏和時間加快,精彩性就更高。
投手用球數限制
單場最多投85球,但可完成當前打席後退場。
單場投滿50球:須休息4天才能再出賽。
單場投滿30球:須休息1天才能再出賽。
連續兩天出賽:須休息1天才能再度登板。
WBC經典賽資格賽的投手調度和先發相當考驗投手教練的安排。另外不可使用「一人左」戰術,投手登板後,至少要對戰三名打者或完成該半局,除非因傷退場。
禁止內野極端的守備布陣
這項規定是2023年球季大聯盟規則的新制,目的在維護打擊的公平性。
所有防守球員(投、捕手除外)需在自己的守備區內。
內野手需分布在二壘壘包兩側,各至少兩名球員。
投手投球時,四名內野手的雙腳必須站在內野區域內。
由於打者的習性和數據分析,防守端可採用極端守備布陣方式,特別對於強力拉打型的打擊者。但這項規定等於不能再使用內野手四人,均站在內野同一側,或是內野手佈陣到外野草皮,考驗內野守備球員的機動性和靈活度。
加大壘包對比賽的影響
2025WBC經典賽資格賽將壘包即是現今大聯盟比賽的壘包,尺寸由15英吋(38.1公分)增大至18英吋(45.8公分),縮短壘間距離約4.5英吋(11.4公分)。等於壘間距離縮短。
大聯盟採加大壘包是為減少跑者與守備員衝撞的機率,提高跑壘安全性。
至於在戰術上則有利於積極跑壘的一方,腳程快的球員在上壘具有優勢,教練團會有打跑戰術和盜壘戰術,成功率會提高。
電視重播挑戰機制
正規9局:每隊僅能挑戰1次,挑戰成功可保留,失敗則喪失挑戰權。
延長賽:額外獲得1次挑戰機會。
主審權利:可於比賽第8局起主動提出輔助判決,確保比賽公正性。
延長賽有突破僵局制
如果兩隊在在正規9局,無法分出勝負,第10局開始即執行突破僵局制。
首位打者的前一棒次球員,安排在二壘擔任影子跑者做為開局。在紀錄上以守備失誤上壘,此名跑者不會算在投手的責任上,球隊與球員不會有人被記上失誤。
圖片來源:WBC FB粉絲團及WBCQ 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FB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