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電影的3個核心命題:「愛情」、「政治」及「死亡」

伍迪艾倫電影的3個核心命題:「愛情」、「政治」及「死亡」

年輕時,不懂伍迪艾倫,只覺得這老頭愛演又嘮叨,看《安妮霍爾》(Annie Hall,1977)時,想法只有年輕的黛安基頓好迷人;看《非強力春藥》(Mighty Aphrodite,1995)只能對蜜拉索維諾的惹火身材留下印象。

如果《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2005)和《遇上塔羅牌的情人》(Scoop,2006)沒有史嘉蕾喬韓森的話,應該也不太會想看完。

伍迪艾倫電影的3個核心命題:「愛情」、「政治」及「死亡」

可是到了《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1)、《愛上羅馬》(To Rome With Love,2012),卻被伍迪艾倫碎碎念的神經質風格所吸引,也讓我對後設主義、超現實主義的影象呈現有了了解,讓我過去看後設主義這類小說時,老是搞得頭昏的情節,無法聯結的畫面想像,也有了更多解答。

伍迪艾倫電影的3個核心命題:「愛情」、「政治」及「死亡」

伍迪艾倫一直很討厭文青、掉書袋,可是電影又常有大量的文學底,這真是文青,卻又不喜歡文青做作的矛盾。

伍迪艾倫電影的3個核心命題:「愛情」、「政治」及「死亡」

至於「愛情」一直是伍迪艾倫電影裡的核心,可是愛情似乎沒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愛上羅馬》告訴我們愛情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原來是有點突然有點瞎有點讓人不知所措。青春期時聽羅大佑的「戀曲1980」,自以為好像懂了愛情,可是到現在,我對愛情的答案,應該還是歌詞的體會:「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

伍迪艾倫電影的3個核心命題:「愛情」、「政治」及「死亡」

有一次在商業周刊,看到伍迪艾倫對創意的看法,他說,「如果你不是常常失敗,表示你做的事沒什麼新意。」大師說這句話真是太有意思了。

伍迪艾倫電影的3個核心命題:「愛情」、「政治」及「死亡」

不過,伍迪艾倫說自己不是個有好奇心的人。他不喜歡旅行,不喜歡嘗試新鮮事物,他曾經連續10多年,居住在曼哈頓,每天都到同一家餐廳吃晚餐。但他自己喜歡的議題,從來沒有停止過哲學式的討論與思索,「愛情」、「政治」和「死亡」是他常在電影中討論的議題,而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已80歲的大師,從1966年開拍電影後,幾乎每年維持一部電影的拍攝,50年來,他共執導拍攝47部電影,2016年的《咖啡愛情》( Cafe Society)即是他的第47部電影作品 。他驚人的創作力及飛快的電影拍攝速度,在當代好萊塢的電影圈裡,無人能出其右。

分享本文
愛德華

愛德華

愛德華,電影部落客、影評人及專欄作家。2016年7月成立「愛德華FUN電影」網站,分享電影的所見所聞,也有部分生活記事等。曾獲台灣指標性部落客大獎,痞客邦社群金點賞的肯定。
「愛德華FUN電影」是優質的電影評論、視聽娛樂網站。如欲與愛德華合作、邀約,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