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蝙蝠俠的童年陰影與超人的英雄救贖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在劇情上,延續2013年《超人:鋼鐵英雄》的片尾,超人與薩德將軍對打,引發的「大都會戰役」後的18個月,超人的形象在人類的心目中產生了争議,究竟是「英雄」,還是「魔鬼」?也因為這樣的設定,超人在這部電影裡,注定要犧牲,成為一個悲劇的英雄。
超人(亨利卡維爾飾演)是難為的,「世上沒有永遠的好人」,這是超人克拉克在人類生存的體悟,他雖是良善的,但他的特殊,也可能「無意」傷害了人類,劇中的轉折,當他在無助時,再次受到養父的啟蒙,養父告訴他自己「英雄」的故事,那年洪水,家鄉讚譽他是英雄,可是另一地,他們當初沒想到水流會被引導的地方卻淹沒,養父也曾自責。
「英雄」像是每個人受到「超人」對自己受益程度的判讀,反派雷克斯(傑西艾森柏格飾演)認為,美國古老諺語,「權力可以無害」是天大的謊言,因為他本身就是要享受權力的人,他妒嫉比他能力更強大者。
蝙蝠俠(班艾佛列克飾演)也質疑「權力可以無害」,因為歷經大都會之戰,他覺得超人如果萬一走偏,將帶來極大的傷害,他對人性的善是部分存疑的,因為「罪犯像是雜草」,他必須用私刑打擊罪犯。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最後超人的犧牲,使他對良善有了重新的思考,他開始相信「人類仍保有良善」,這是劇末他與神力女超人黛安娜普林斯(蓋兒加朵飾演),提及還有哪些超能力的人,這是醞釀籌組「正義聯盟」的一個起源。
超人與蝙蝠俠的個性迥異,蝙蝠俠對人性不信任,更偏陰暗面。從電影中,大都會與高譚市兩座城市的風貌設定,就可看出他們性格的差別。漫畫家法蘭克米勒(漫畫《蝙蝠俠:黑騎士再現》的作者)曾說,「大都會(Metropolis)是白天的紐約;高譚市則是夜晚的紐約」。
在《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裡,大都會與高譚市是相鄰海灣的兩個城市,像是雙子星城,而漫畫其實都是指紐約,超人活躍在大都會,蝙蝠俠活動在高譚市,但韋恩企業不少資產在大都會,所以電影一開始延續大都會之戰,韋恩大樓的倒塌。漫畫裡曾形容蝙蝠俠非常討厭大都會,大都會的建築走的是科技未來風,高譚市走的是復古的哥德風。大都會的白天也象徵著超人的正義思維,自認光明的生活型態,高譚市的夜晚則是屬於蝙蝠俠正義的黑暗私刑。
而兩人的命運最後要走在一起,蝙蝠俠除去自己的陰影,超人要完成救贖,電影就設定「兩個母親,同一個名字」來連結。
電影開場敘述蝙蝠俠的童年安排,到電影最後可以明白為何要出現這段,雖然觀影後不少影評認為這段觀眾已知的劇情再次出現,但導演查克史奈德認為這段安排,對蝙蝠俠的心境轉折很重要,所以有了這段最後巧合出現兩個同樣叫「瑪莎」名字的母親。戲劇性的安排,不是超人自己救母親,而是蝙蝠俠去救,給蝙蝠俠有一次可以救「瑪莎」的機會,抹去自己一直無法消逝的童年陰影。
而最後結局超人犧牲,或許是他自己認為最好的解脫。超人之死,還會復活?漫畫原著也有「超人死亡」的設定,1992 年出版的漫畫《超人之死》(Death of Superman),就首次呈現超人面對末日之戰時戰死,之後衍生更多可討論的故事情節。但超人真的死了嗎?劇末已留下超人再現的伏筆,未來還有《正義聯盟》,超人當然會死而復生。
如對DC宇宙的布局及《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電影有興趣,可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