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大行動》戰敗撤退為何成光榮戰役?你會想了解的真實歷史與觀影重點
《敦克爾克大行動》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設定以「敦克爾克戰役」為電影主要描述的背景,而這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歐陸戰場中最獨特的一場戰役 ,獨特的原因是,英法聯軍遭到德軍包圍,英軍不想再作戰,只想撤離戰場逃回英國,而德軍當時已把聯軍進逼到僅剩10公里處,最強的「閃電戰」坦克大軍突然接到希特勒命令停止前進,改由空中作戰的模式,而英國則策動「發電機計畫」,動員軍方及民間所有大小船隻,營救被困在法國敦克爾克沙灘上40萬左右的大軍,最後居然能奇蹟式的在9天左右的時間,撤出近34萬的人回英國,遠超過當初預估的4.5萬人。
這場戰役兩邊的戰略似乎都有些詭異,像英法聯軍全部集結沙灘急於撤退,在沒有屏障處,不等於被甕中捉鱉,像被當打沙包般?而德軍引以為傲的坦克大軍沒有再進逼,作戰著重在空軍,看似正確的選擇,從空中打平坦無障礙的地面及海面,更容易輕鬆摧毀目標,但為何最後反讓已戰敗的英軍大量脫逃成功?
愛德華看了一些史實及資料,覺得這場戰役真的很特別,你可以說它是事後諸葛來評論功過,也可以說英國像是一種阿Q式的自我勝利,因為這場戰役仍是德國獲勝,英國是敗逃,但無論如何,這場戰役已成歷史,它確實在二戰期間,起了很大的反攻作用,而當時英國首相邱吉爾這個決定,曾被不少人批評,聯軍也不太能接受英軍撤退,不過撤退成功後,他在下議院發表的演講,為這場戰役定調為「以退為進」的軍事行動,同時「敦克爾克戰役」的撤退成功,也成了一種軍民團結對抗納粹的精神意念,鼓舞了士氣,因為當時聯軍幾乎未從德軍手中贏過一場代表性的象徵戰役,雖然敗逃,但卻逃得光彩有價值。
而在此次沒有催毀英法聯軍所剩戰力的德軍,原因有很多,在政治上的因素上,來自納粹二當家赫爾曼戈林過於搶功,擔心德國陸軍將領攬功,結果過於拉抬德國空軍的戰力;在軍事戰力上,德國陸軍的主力戰車部隊已有些疲乏,但空軍卻跟不上陸軍作戰的速度,同時英國的空軍在適時發揮阻礙、保護的能力(這也是電影中,為何諾蘭會選擇詮釋的重要場景之一)。
除此英國是海權國家,海軍的實力遠大於德軍,使得德國海軍不太敢直入英吉利海峽(這也是電影中,諾蘭不會出現兩國海軍對戰的畫面);在地理及氣侯因素上,敦克爾克的地形不利德軍坦克再前進,單獨靠著步兵前進有風險,而在撤退的第二天開始,敦克爾克的氣候變差,接著幾天又有濃霧,這些都影響了德軍空襲的成效,也使得英國大小船隻有機會來回拯救出受困的英軍,大部分般隻也能躲過德軍在空中的追擊。(所以觀影時,不要認為一堆大小船隻能開進海灘,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事實真的是如此)
敦克爾克大撤退發生的時間是在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9天的時間,而《敦克爾克大行動》有一段時空,即以此時間為主,喜歡諾蘭電影的影迷應該知道,諾蘭敘述故事喜歡運用時空穿插,採「非線性敘事」的方式說故事。那到底什麼是「非線性敘事」?(愛德華以下的解釋給可能還不懂或常混淆的讀者了解)先說「一般線性敘事」,就是常看到的電影敘述方式,它有固定的時間軸,前因後果完整的將故事說完。
而「非線性敘事」就是仍然有完整的故事(注意真的好的「非線性敘事」是看完,知道有完整的故事,而非故事接不起來),但說故事時,打破直線的時間軸,故事時間不會有順序,但卻能連接上。用「非線性敘事」手法來拍電影,考驗編劇說故事的完整度及導演剪接畫面的功力,而諾蘭是有故事的編劇,也懂得影像銜接的導演,所以觀看《敦克爾克大行動》時,不必擔心看不懂,如果真怕看不懂,可注意同一畫面,不同角度拍攝的暗示性。
此次諾蘭為呈現逼真的場景,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同時摸擬了真實的戰場,像沙灘上有數千個穿軍服演員,海上有大型驅逐艦,空中有噴火式戰鬥機飛過,接著爆炸聲迎來,觀影相當有臨場感。所以如果觀影,愛德華建議選擇IMAX廳觀看,因為可感受更多細緻的場景,還有進IMAX廳,記得不要坐得太前面,選擇愈後面的位置愈好。
在演員上,湯姆哈迪飾演飛行員(注意他的飛機,切換故事銜接不少時空),馬克勞倫斯飾演民間救援船的道森先生,背後有故事,而此次新生代演員幾乎撐起主要故事線,菲昂懷海德飾演英國陸軍二等兵,幾乎是主角,「一世代」的成員哈利史泰爾斯一樣飾演英國陸軍二等兵,為戲剪去長髮,但請注意他的演技。另外,阿紐林巴納德飾演陸軍的角色,席尼墨菲飾演受炮彈創傷的土兵也有不少戲,詮釋人性遇到戰爭的一面。
《敦克爾克大行動》的配樂有一種焦慮又充滿懸念的營造感,這是金獎大師漢斯季默的作品,觀影時,音樂也是欣賞的重點之一。如對《敦克爾克大行動》的電影有興趣,可閱讀:【影評】《敦克爾克大行動》:逃亡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