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美國狙擊手》:戰爭後的心理創傷,神槍手也難防
《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是海豹特種部隊隊員凱爾真實的故事,電影以他所出版的回憶錄為架構,並加入他的最後一段人生路,沒想到故事的結局,應該也是凱爾沒想到的;他躲過戰場的槍,也躲過了敵人的暗算,卻敵不過同袍的殺害。電影的最後,妻子隔著門,看著丈夫凱爾離開,竟是最後的身影,接著電影寫著旁白……。
愛德華後來查了新聞資料,看著蘋果日報綜合外電寫著:「此事源於凱爾受魯斯母親之託,幫助已退役的魯斯克服戰後心理創傷。2013年2月3日,凱爾找同袍利特斐德,開車帶魯斯去射擊場紓壓。結果,魯斯在射擊場時,先朝利特斐德連開7槍,又對凱爾開6槍,行兇後逃逸。射擊場員工隨後發現2人遇害。警方循線當天逮捕魯斯。 據警方調查,凱爾遇害前已生警覺,在前往射擊場途中時,曾傳簡訊警告利特斐德,稱「那傢伙根本是瘋子」,利特斐德則回,「他就在(車)後面,盯著我的背」。而針對犯案動機,魯斯入獄後透露,『我殺他們,是因為他們不跟我說話』。」
《美國狙擊手》電影一開始,凱爾(布萊德利庫柏飾)的槍瞄準了一個婦人和小孩,結果婦人交個小孩一個手榴彈,在扣與不扣板機的同時,畫面出現一個槍響,切到他們小時候,父親帶他們打獵和成長的敘述。
影片從這時就可看出導演克林伊斯威特的敘述剪接功力,如何把一個直線的故事,交錯凱爾的成長和在伊拉克的4次出征過程,從遭遇同袍離去,妻子(席艾娜米勒飾演)反對他再到伊拉克的家庭壓力,他內心是無比的掙扎。布萊德利庫柏為此劇增胖健身,也演出了主角凱爾心境上的痛苦抉擇。
為何凱爾仍遠赴戰場?他當兵從軍的信念,是希望能救更多的人,這種愛國心和對恐怖組織的憤慨,使他加入海豹特種部隊,成了最優秀的狙擊手,他可以從 2100碼(1920米)的遠距離,擊斃敵人,成了美軍的一位「傳奇」人物。
伊拉克叛軍,為了解決他這個在戰場上麻煩的對手,就高金懸賞要他的人頭。《美國狙擊手》電影也巧妙的塑造敵軍另一個高強的敘利亞狙擊手,在幾次對決中,凱爾獲勝,卻也使自己深陷在危機中,因為槍聲曝露了自己的位置,當四面八方的離軍包圍,他撥著電話,告訴遠在地球另一端太太說,我準備要回家了。
那次戰役後,凱爾回到家庭,但心裡也常有戰爭陰影和恐懼,即是戰爭創傷後遺症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他有些同袍的精神狀況更嚴重。當他重新去關懷同袍,照顧曾是自己的弟兄時,漸漸走出自己的人生時,卻發生了不幸。
凱爾人生的最後一天,電影畫面帶著他開心的和妻子玩牛仔遊戲,沒想到隔著門,看他離開的妻子,卻無法再見到他,他這次沒有回家……。延伸閱讀: